首页 > 生肖生活 > 正文

这些秋季健康俗语 蕴含着哪些科学道理?

  那么,如何正确理解“秋燥”呢?仝小林在10月8日国家卫健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秋燥”是因为到了秋天之后,气温下降,空气变得非常干燥,中医《黄帝内经》里讲“燥胜则干”,所以秋天人们经常出现皮肤发干,眼睛发涩,口干、咽干等症状,这时候就需要养阴和润燥。

  日常应该怎样预防?仝小林给大家支了几招:

  首先是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这是最基本的。

  其次建议尝试清代的瘟病学家吴鞠通用于缓解“秋燥”的“五汁饮”,本来这是治疗瘟病后期“伤阴”用的方子,缓解“秋燥”的时候也可以用,而且在家做起来比较方便。包含梨、莲藕、荸荠、鲜芦根和鲜麦冬,这些放在一起榨汁,榨汁后直接喝,也可以兑一点蜂蜜、黄糖等调味。另外还可以水煮放凉后喝,能够起到养阴、润肺、润燥的功效。

  如果准备不全这些食材,使用其中一两种也可以,其他可以用椰汁、鲜牛奶、鲜石斛、鲜百合、鲜银耳替代,主要是用可以养阴润燥的食物,秋天在家里制作简易的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