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推荐 > 正文

看懂了琉球的命运,就认清了世界的真相

二、一命换一国

1880年11月20日上午,大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外来了一个30多岁的中年男子。此人名叫林世功,是琉球使臣之一。

这些使臣在1876年就被琉球王国派到清朝求援,到现在已有5个年头。他们在这5年里辗转多地,想尽了一切办法,后来甚至每天跑到上朝的必经之路上守候,一碰到清朝大臣就跪地哭诉,但终究还是没能搬来清朝的救兵。

个人的力量在历史的车轮面前非常渺小,更何况他们只是几个“弹丸小国”的使者,清廷的官员本来就不怎么重视。这几个无可奈何的琉球使臣只能寄希望于神佛,定期去关帝庙祈祷国运。然而他们等来的却是清政府准备和日本签约的消息以及清政府打发他们回家的几百两路费。

这下彻底没希望了。如今林世功再次站到了这个自己曾多次请愿的总理衙门前,当着所有人的面,留下了一首诗:古来忠孝几人全,忧国思家已五年。一死犹期存社稷,高堂专赖弟兄贤。

大意是我已经为国家奔走了五年,现在就要为国家尽忠了。我死后,希望我的国家还能够继续存在下去,自古忠孝难两全,以后家里的父母就靠兄弟们了。诗罢,挥剑自刎,死在了总理衙门前。

周围的人群大惊失色,人们这才反应过来:林世功今天是来死谏的。这位亡国之臣决定最后拼一次,用自己的性命换取国家的一线生机。林世功殉国的消息传出后,清廷震动,朝臣们不禁纷纷感叹:“此诚忠臣也!实属可悯。”一个人可能无法改变事情的结局,但永远可以选择自己的态度。所以再小的国家也有脊梁,再大的国家也有跪物。

虽然我们都知道清朝在后来还有巨大的下滑空间,但至少在那一刻,清廷确实感受到了尊严的份量。大家都是读四书五经长大的,现在一个偏远小国的臣子都能以身殉国,自己作为天朝的大爷,这字还怎么签得下去?于是清政府就此硬气了一把,推翻了之前和日本达成的共识,拒绝在条约上签字。即使在十几年后清政府跟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里,也没有明确规定琉球的归属问题。

所以迄今为止,世界上没有任何文件承认过日本占领琉球的合法性,也就是说日本对琉球的统治从来就没有任何法理依据。林世功真的改变了一些事情。正因为琉球地位的不确定性,所以在二战结束后,琉球被定义为“从敌国剥离的领土”,主权地位进入到了一个待定的状态。也就是说它不在日本领土的范围内,但具体怎么处理还需要国际社会进行商议。那么国际社会是怎么处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