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推荐 > 正文

是市场经济让中国人吃饱,而不是袁隆平吗?

毛泽东时代的良种培育事实上是一项举国一盘棋的群众运动,是有组织、有规划、合作攻关全国一盘棋的整体工程,每一项重大研究都不可能是个人主义的个人行为。

195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并制订了农业科学研究的规划和任务。按照当时的规划,把培育推广良种、防治病虫害等作为农业科技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为此,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从50年代末-60年代初,有关科研部门培养的优良小麦、水稻新品种以及杂交玉米、高粱等就开始在生产中推广,这些新品种还不断更新换代,使农业产量逐渐提高;

1966年全国召开了第三次农作物育种工作会议,会上各地交流了经验,同时推荐了72个新育成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优良品种,当时各级政府、各地人民公社对农作物改良和育种工作都十分重视,普遍开展了群众性的选育和推广良种的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

单就水稻品种的研究和改良来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的科研部门和科技工作者以及人民公社、生产队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其优良成果获普遍推广的先后也有十几种。例如,我国科技工作者运用花粉单倍体育种方法,培育出水稻“花育一号”、“花育二号”以及“单丰一号”、“牡丹一号”等新品种,都使产量获大幅度增长,亩产都达千斤以上。

与袁隆平同时代、同样取得伟大成就的杂交水稻功臣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