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好几则关于印度商业信誉的消息:首先是小米在印度被罚了48亿人民币,相当于小米在印度十年的全部利润。这两天,又传出富士康退出与印度矿业公司韦丹塔共同推进的195亿美元半导体合资企业的消息——不过这个好一点,鸿海好像只投了一个多亿美元的前期费用,看见情况不对就赶紧抽身。
而更绝的是比亚迪,印度商务部计划向比亚迪采购1000辆纯电公交,提出先交10%的预付款,余款在车辆全部交付后再支付,但比亚迪坚持先全款支付后交货,并且只能人民币支付。此举引得印度商务部长勃然大怒,并在个人账号上发推,声称比亚迪不尊重印度的规则,损害了印度企业的声誉,给印度带来了“看不见的损失”——连拒绝跟印度做生意都成了有罪。
不过,印度的愤怒,似乎并没有引发国际舆论的跟风谴责——虽然西方控制的国际舆论一向喜欢鼓吹印度诋毁中企,但难得这一次保持了沉默。
之所以如此,还是因为印度现在在国际上的营商环境信誉评价已经实在太差——他们不单单是坑中企,而是所有外企一视同仁——不止小米,此前亚马逊、谷歌、微软等巨头都遭到过印度的巨额罚款,从2014年-2021年这七年的时间里,选择关闭印度子公司会办事处的跨国公司累计高达2783家。大公司尚且如此,小公司就更不用说了,以至于外贸行业早就形成了不成文的规矩——只要印度的单子,都得先全款后发货——否则生意宁可不做。
客观地说,这对印度经济的打击可以说是非常大的。印度这种国家,必须要引入外资,开展国际贸易才能发展经济;莫迪也一直不竭余力的招揽外资。但印度这种对外资坑蒙拐骗的玩法,只会将外资阻于门外——连外贸做生意都对他们退避三舍。
最关键的是,这种逮着一个坑一个的风气不光存在于商界和地方政府,甚至中央政府也都是这个操行——小米和这帮欧美大公司,都是印度中央政府牵头坑的。
这就很奇葩离谱。你要说民间风气差政府管不了,或者地方政府停掉不听宣,那也勉强说得过去。可中央政府是莫迪直接控制的。你一遍拼命招揽外资,一边带头玩杀猪盘——这只能证明你主观上就没安好心。
那你还怎么吸引外资?谁还敢在印度投资做生意?莫迪的承接产业链转移,振兴印度制造宏愿的理想又怎么可能实现?
确实,大家都是这么想的,正常的逻辑也确实如此。但是,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印度这个国家,就不能按照我们正常的思维逻辑来理解。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杀猪盘操作,可能是印度吸引外资的唯一途径。
为什么这么说?
2024-11-06 10:35:57
2024-11-05 09:49:44
2024-11-01 09:40:43
2024-10-31 10:17:45
2024-10-30 11:30:00
2024-10-28 09: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