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本轮乌东局势升级开始,美英政府就呼吁进一步武装乌克兰。不仅英美两国“身体力行”,两国媒体如《纽约时报》和英国广播公司(BBC)等还大加渲染乌克兰目前军备水平的“悲惨状况”,并要求欧洲大陆国家加强对乌军援力度,法德等西欧大国自然是英美施压的首要目标。
1月26日,德国防长兰布雷希特表示,德方将为乌克兰提供5000顶军用头盔。然而,在欧美媒体大肆渲染战争威胁迫在眉睫的背景下,5000顶德式军盔很难说不是“杯水车薪”,其已经沦为欧美社交媒体上网友的笑料。
据英国《卫报》1月26日报道,对于德国的物资支援,基辅市长克里琴科回应称,“这让我们很无语,德国国防部显然没有意识到,乌克兰面对的是装备精良的俄罗斯军队,他们随时可以‘入侵’乌克兰。德国接下去打算为乌克兰提供枕头吗?”
德国总理朔尔茨此前曾表示,由于德国近些年来不支持出口致命性武器,因此德方拒绝为乌克兰提供武器援助。对此,本周早些时候,乌克兰驻德国大使梅尔尼克敦促德方为乌克兰提供援助。
实际上,对于运送武器的问题,德国的态度一直十分微妙。1月下旬,美国国会突然放开口子,授权爱沙尼亚等波罗的海国家将手中的美制装备转让给乌克兰,并“建议”同属北约盟国的德国如法炮制,但德国政府犹豫再三,婉拒了美国的提议。
实际上,自从默克尔卸任以来,德国在“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和乌克兰等涉俄关键问题上显得摇摆不定,如今这种态度已经开始产生不可忽视的代价。《明镜》周刊1月28日援引一份政府备忘录报道称,由于德国政府在应对乌克兰局势时“沉默寡言”,美国已开始将德国视为“不可靠伙伴”。
在这份于1月24日由德国驻美使馆发送给德国外交部的秘密备忘录中,德驻美大使艾米丽·哈贝尔开篇就写道,“柏林,我们遇到麻烦了”。哈贝尔称,美国政界上下已经弥漫着对德的不信任情绪。不光是美国媒体,美国国会也倾向于认为德国如今对美国制裁俄罗斯的“大计”起到了阻碍作用,而德方一再推三阻四不愿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则为美国的“懊恼”又提供了一个新的理由。
然而,尽管德国政府层面明显正抵抗着美方的压力,一些德国媒体却似乎与美国立场站在了一起,这与前述的法国媒体情况十分不同。以“德国之声”为代表的德媒在最近欧俄的密集互动后却发出了一些“唱衰”的声音。“德国之声”批评称,在与马克龙的对比下,朔尔茨既没有“表现出欧洲领导人的风范”,也没有获得美国人的信任。报道还批评称,朔尔茨没能向美国显示德国的承诺,未能向美国保证“我们拥有共同的价值观”。
德国内部意见不一也影响到了外界对2月8日柏林会议的印象。据消息人士透露,美国总统拜登在德、法、乌、波领导人柏林会面后立即在闭门会议上嘲讽称,朔尔茨不是默克尔,而马克龙希望成为戴高乐,对两人外交能力高低的评价比较已经十分明显。不过,拜登的上述言论遭到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的否认。
在另一边,俄罗斯和乌克兰两个“当事国”也对德国的主场斡旋并不满意。据路透社2月11日报道,当日俄乌双方都评价称8日的会议没有取得突破。
在于柏林举行的会谈结束后,俄罗斯特使德米特里·科扎克在10日举行的深夜吹风会上说,各方未能调和俄罗斯和乌克兰对2015年一项旨在结束亲俄势力与乌克兰政府军之间战斗的协议的不同解读。
乌方特使则表示,没有取得突破,但双方同意继续对话。
普京眼中欧盟不再重要?
法德等西欧国家尽管国内阻力重重,但政府高层还是通过不同方式对俄传递出了“我们与美国不一样”的信号。然而,问题在于普京似乎还没有买账的意思。
2025-07-28 15:16:15
2025-07-25 13:25:54
2025-07-24 14:01:02
2025-07-22 14:05:01
2025-07-21 14: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