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美俄你来我往,就乌克兰危机隔空博弈之际,法德两国主导的欧洲方面传递出了不一样的信息。1月27日,德、法、乌、俄四国在巴黎的“诺曼底模式”会议上达成初步妥协,同意“无条件维持停火承诺”。会后德法两国决定派出外长在2月7日和8日访问乌克兰首都基辅。
但进入2月,英美继续抬高调门,美国还向东欧增派了至少8500名士兵,军事冲突的风险依然维持在高位。
德法两国的斡旋努力随着法国总统马克龙2月7日的克里姆林宫之行到达了高潮。前任总理默克尔卸任后,比起风格中规中矩的现任总理朔尔茨,马克龙在欧俄关系中扮演起了更活跃的角色。马克龙见完俄罗斯总统普京之后,马不停蹄赶到基辅,会见了乌克兰领导人,随后又在8日飞抵柏林,与朔尔茨和波兰总统杜达共商乌克兰局势。
法国积极出头
早在1月26日,法国便在该国首都巴黎展开“主场外交”,与德国、俄罗斯和乌克兰三国就乌克兰问题举行“诺曼底模式”会谈。由于“诺曼底模式”没有英美参与,故可以看作是欧盟主动为缓解乌克兰危机所做的一种努力。
经过8小时的紧张谈判,与会四国均同意“无条件维持停火承诺”,并加快推进《明斯克协议》的实施。多家法国媒体给予此轮“诺曼底模式”会谈高度关注,《费加罗报》、《世界报》和《回声报》等主流大报均在显眼位置进行报道,并突出欧盟和法国的角色。
早在2月7日与普京会谈之前,马克龙的基本立场就是呼吁欧盟立即启动与俄罗斯的直接对话,不需要任何人来充当欧俄的“中间人”。事实上,更早之前——1月19日,马克龙在斯特拉斯堡的欧洲议会会场讲话时就表示,欧洲需要倡导与俄罗斯的对话,这对欧洲来说具有战略意义。
尽管进入2022年后乌克兰东部一度战争阴霾密布,但法国仍愿意与俄罗斯直接打交道。1月28日,一位与马克龙关系密切的爱丽舍宫顾问向美媒坦率说出了总统团队的看法:与俄对话并不是法国的一时起意,更不是赌博行为,而是出于客观需要。就在当天早些时候,马克龙还与普京通了一个长达一个多小时的电话,随后他又打给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力图扮演某种俄乌关系调停人的角色。
然而,法国的姿态还没有等来俄罗斯方面的实质性回应,马克龙的言论首先引起了美国的注意。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美媒报道,1月19日的斯特拉斯堡讲话后,美国方面立即试图淡化马克龙的声明,夹在中间的欧盟高官也出来“灭火”。欧盟负责外交事务的高级专员博雷利解读称,马克龙“并未表示欧洲人会直接向俄罗斯提出自己的建议”。
马克龙对解决乌克兰危机可谓相当重视,他甚至表示将暂缓宣布参选总统,先集中精力来应对乌克兰问题。爱丽舍宫也将马克龙和普京通话包装为欧洲为解决或至少缓解乌克兰危机而进行的巨大努力。一名爱丽舍宫的资深官员甚至还向法媒透露,马克龙试图向普京兜售一份实现“冲突降级”的“路线图式”计划。
在2月7日的马普会上,法国的想法逐渐浮出水面。据法国媒体报道,当天的会谈长达五个小时,其中不乏一些抓人眼球的细节:马克龙和普京因防疫措施分歧不得不隔着四米长的桌子会谈;在记者招待会上,普京直接“回怼”提问尖锐的法媒记者。不过,总体而言,马克龙清楚表达了欧洲国家希望缓解局势的意愿,称自己看到了缓和对俄关系的途径。
会谈之后,法国24新闻网、《世界报》和《费加罗报》等主流法媒均重点突出了马克龙为缓和局势所做的努力,将会谈描述为欧洲领导人团结一致的结果,其目的也是“避免欧洲大陆出现战争”,说法相当正面。
法国经济部部长勒梅尔2月9日也高度称赞此会,表示马克龙的莫斯科之行证明“欧洲人在乌克兰危机中依然拥有独立立场,利益也与美国人不同”。他还强调,必须要以最明确的方式告诉美国人,“我们首选的方式不是对抗和威胁,而是对话和降级。”
可以说,推动与俄对话,避免乌克兰局势继续升级,已经成为法国舆论场上的一种基本共识。
德国举棋不定
尽管欧美媒体一再渲染战争风险,但德国从一开始就没有以最强硬姿态示人。不过,与法国相比,德国显然承受着美国方面的更大压力。
2025-07-11 14:40:01
2025-07-10 14:46:55
2025-07-09 16:16:41
2025-07-08 16:28:33
2025-07-07 17: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