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肖生活 > 正文

从濒临灭绝到端上餐桌 雅南猪的逆袭

  雅南猪虽品种优良,但也存在着生长周期慢、肥肉率高的问题,在现代养殖企业成本与效率的竞争面前,根本拼不过通过精心育种培育出来的进口猪。到2007年,雅南猪种群数量仅剩下二百多头,成为了比大熊猫还濒危的物种,一旦染病就将彻底绝种。令人担忧的是,雅南猪的困境并不是个例,时至2016年,我国90个地方猪种中,虹桥猪、雅阳猪、平潭猪等8个本土品种已经彻底灭绝,另有29个品种和雅南猪一样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

  将猪“种”牢牢掌握在中国人手里

  面对国内养殖企业“重引进、轻培育”的普遍现状,深入实施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联合攻关,实施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迫在眉睫。

  作为中国生猪养殖规模最大的四川省,去年生猪出栏量超6600万头,是唯一的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生猪产能强大且稳定,出栏量常年领先全国。在解决种猪困境的问题上,四川省的国有育种企业与大学院校当仁不让的冲在了前线。

  种猪就是养殖业的“芯片”,为了让种猪资源牢牢地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首先开展的是对本土猪的保护,2007年四川省国有育种企业联合四川大学对几近灭绝的本土雅南黑猪种源开展抢救性保护工作。收集雅南猪主产区几乎所有的雅南公猪、母猪,经过多年生物鉴定、提纯、复壮、保护和选育,终于将雅南猪从濒临灭绝的边缘拯救回来,获得了雅南猪保种所必需的基础原种群体,被认定为全国唯一的雅南猪遗传资源保护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