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推荐 > 正文

四大因素决定了北约目前没能力与中国为“敌”

一是无意。

欧盟坚持战略自主,拒绝在中美竞争中选边站队,更无意或反对搞阵营对抗。

冷战后,欧洲一直致力于维护多边主义和推进全球化进程,也一直反对美国的单边主义霸权路线。欧盟不断扩张,本身就有“美国霸权主义”的意图。

现如今,欧盟建立多极世界格局的战略没有变,战略自主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只是安全上还无法完全摆脱对美国的依赖而已。

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在欧洲引爆,对欧洲人打击最大的是心理。尽管北约赢得与俄的冷战,可冷战对世界的伤害以及其再一次引爆世界大战的可怕性,也会令欧洲人心有余悸。

因此,对抗已经不是欧洲战略思维的主流。相反,建立多极相互牵制的力量格局,才是避免战争危机的最有效的途径。

因此,尽管与中国的意识形态不同,尽管也并不希望中国复兴强国,可还是坚持反对与中国进行阵营对抗,这应当是短时间内不会改变的战略。

或许正因为如此,美国才极力拱火乌克兰战争。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欧洲对美国的依赖性,或者说道增北约的统一性,通过战争削弱俄罗斯只是次要目标,加强对欧洲的控制,或把欧洲纳入新霸权阵营之中,才是最大的目的。

二是无力。

乌克兰战争是二战后欧洲最大的安全危机。关键的问题是,战争打了快3年了。没有削弱俄罗斯,欧洲自己先支撑不下去了。

目前欧洲连应对俄罗斯都不知如何是好,根本无力干预亚太事务。

重要的是,有可能重新执掌美国朝政的特朗普早就明言要结束乌克兰战争。真如此,欧洲就更难招架俄罗斯或应对欧洲自身的危机了。

尽管目前欧洲对中东乱战少有表态,可心中也非常清楚,中东大战真要开启,至少在能源战略上对欧洲是严重的打击,欧洲将不得不直接干预,以确保自身在中东的利益。

在中东局势前景不明的情况之下,欧洲更不可能分心配合美国干预亚太事务或与中国为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