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推荐 > 正文

中美芯片战持续开打,中国却突然传来捷报

日本对华23项设备限制是个变量

虽说,中国芯片设备国产化的提升是确认了,但提升的程度是不是足以自给自足,不受美国、日本与荷兰对中国芯片设备断供的影响,这方面还不能够确认,还需要一些时间。可能要到明年的时候才可以确认。原因是,日本于前一阵子宣布,将对中国限制23项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出口。日本政府这一个举措,被认为是跟进美国于去年10月的政策,针对中国半导体设备的出口管制。

2019年7月,日本限制三项半导体化学材料对韩国的出口,使得韩国半导体产业大为紧张,韩国政府极力与日本磋商。然而这一次日本计划中的对华限制,涵盖了23项半导体设备,打击层面更广。这就为中国的芯片制造国产化蒙上一层阴影。

日本政府计划于七月的时候实施,同四年前日本对韩国的限制措施一样,这23项半导体制造设备,会被日本政府列为出口管制项目,需要日本政府的许可才可以对中国出口。所以可能还有一点转圜的空间,但是,不能够寄希望于此。

详细查看了美国、日本与荷兰所涵盖的半导体生产设备,举凡光刻设备、刻蚀设备、薄膜沉积设备、半导体清洗设备、CMP设备、离子注入设备、半导体检测和量测设备、热处理设备、半导体测试设备、晶圆切割设备(划片机)等,中国厂商几乎都有涉入,只是市场份额多与寡的问题。问题是,在这些领域中国厂商做到何种程度,目前还不清楚。

例如,上海微电子正式官宣的光刻机设备,是90纳米的芯片制造。好处是,中国厂商并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已经有了一些基础。在这方面我们可以推论,即便是日本完全限制这23项半导体制造设备,也只不过是再迟缓中国半导体发展两三年的时光,无法限制中国太久。

中美阵营芯片激战时期

从现在开始,一直到2025年,会是全球半导体产业最为混沌不明,也可能是最动荡的时期。有几个原因:

一, 从去年开始,全球对芯片的需求降低,这导致了全球许多知名半导体厂商营收下降,利润也下降。一些国际知名大厂进行裁员,以节省开支。例如Intel、AMD、高通、英伟达等,都宣布了裁员计划。这表示,这些国际大厂对未来的营收看法,采取悲观的态度。

二,全球芯片市场第二颗地雷是,美国对中国的芯片出口限制措施。对这些半导体厂商来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出口市场,美国的限制令无异于迫使这些厂商,减少营收,降低获利。

三,对美国所带领的芯片四方联盟来说,中国芯片国产化的进度会是第三颗雷。不论是哪一个原因,营收减少、获利降低的结果就是裁员+股价下跌。4月20日,全球最大晶圆厂商台积电公布第一季度的财报,营收比去年同期减少5%,环比减少16%。前阵子台湾联合报报道,台积电延迟高雄新厂房的进度。并且,计划采购的 28nm设备也取消了。

台积电计划在高雄新建2座厂房,建造7纳米及28纳米芯片,台积电延迟这两座厂房的建设是在意料之中。2021年全球芯片市场最热门的议题是—— 芯片荒。全球晶圆厂商都想要扩大产能。

大家都扩大产能的结果,最后就是产能过剩。才不过一年多的时间,全球芯片需求就下降了,迅速回到传统经济学的供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