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印度一直为成为“世界工厂”努力,并竭力培养职业技术型人才,但由于职业机构管理不当,职业培训与实际产业脱钩,学生学习的职业技能很多属于完全被淘汰的类型,学生面临毕业就失业的严重情况。
每年,印度大约有700多万名大学毕业生,但至少有3成无法顺利找到工作,即使找到工作,也难以维持生计。
毕业于马哈拉施特拉邦一所二流大学自动化工程专业的高拉夫,毕业一年多都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为了养活自己,他只能被迫到一家小商店维修家电,每月收入约合50美元,只够勉强支付房租,压根还不起之前为了读大学借的4000美元教育贷款。
企业不满意印度大学的教育质量,大学毕业生又急于找工作,致使印度的就业环境陷入恶性循环中,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极低。
不少人被迫去考公务员,或者继续深造,然后去发达国家就业,导致印度的人才流失率极高。
虽然印度政府为了留住人才,设立了不少助学项目和人才激励计划,但是由于印度就业的待遇实在太差,就业环境不乐观,每年依旧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毕业生会选择离开印度,其中38%都留在了美国。
长此以往,印度的青壮年非但没能成为人口红利,反而因为技能、教育程度不够,成为印度经济的绊脚石。
教育或许还有缓和的时机,但膨胀的人口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才更让印度政府头疼。
虽然印度一直号称拥有免费医疗,但实际上,公立医院的资源非常稀缺,这个所谓的“免费医疗”政策,根本就是噱头。
在印度,有一句话广为流传:“倘若爱一个人,就送他去医院,如果恨一个人,那么也送他去医院。”
足以见得印度所谓的免费医疗制度有多么不靠谱。
据了解,印度自从1950年起就开始建立公立医疗体系,并特意颁布法律,宗旨就是希望“让穷人也可以看得起病”。
然而“免费医疗”政策推广了几十年,收效甚微。
从上世纪90年代起,由于公立医院长期入不敷出,印度出现了大量私立小型诊所,甚至大型私立医院占据主导位置。
政府方面也将更多投入转向私立医院,导致免费的公立医院越来越稀缺。
印度甚至开始实施“部分医药免费”制度。
去印度看病,公立医院排长队、缺医生、病床少的情况,早已屡见不鲜。
目前,我国公立医院的床位能达到600万张,但印度却只有17万张。
2024-11-22 09:56:55
2024-11-21 10:13:52
2024-11-20 09:34:44
2024-11-18 13:29:04
2024-11-15 09:39:10
2024-11-14 10:22:36
2024-11-13 09: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