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推荐 > 正文

日本正踏上战场,走向了不归路,形势非常不妙

“神圣同盟”还邀请承认盟约的其他国家参加同盟,同年的11月19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八加入。随着欧洲最强大的国家都进入了这一同盟,神圣同盟就在事实上统治了整个欧洲大陆。“神圣同盟”本质是维护君主制度的工具。这一时期的俄国风光无限,沙皇成为欧洲大陆说一不二的霸主,俄国开始以“欧洲宪兵”自居,属于当之无愧的世界“老二”,“老大”当然是英国。

此后,在19世纪欧洲的历次革命中,沙皇都扮演了镇压的主要角色,包括1820年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的革命,1830年法国和意大利的革命,1848年全欧洲革命,等等,俄国成为欧洲镇压革命的总后台。但英国和法国,却倾向于支持上述欧洲革命。同时,英国为了自身安全的需要,对欧洲大陆一直都奉行大陆均势策略,成为“欧洲宪兵”、在欧洲大陆上一极独大的俄国就取代了拿破仑法国成为英国最主要的对手。

以前说过,俄国认为自己才是东罗马帝国的继承人,历代沙皇都是精神上的罗马人,以恢复东罗马帝国为己任。在叶卡捷琳娜二世当政的年代,俄国在黑海方向上获得了极大的进展,不仅将奥斯曼帝国的附庸国克里米亚汗国并入了俄国的版图,还在黑海东、西两个方向上向南获得了很大的进展。

叶卡捷琳娜二世逝世(1796年)之后,她希望自己的儿子保罗一世能够继承自己的未竟事业,在君士坦丁堡重建东罗马帝国。但保罗一世当政五年就被杀身亡,作为叶卡捷琳娜二世之孙、保罗一世之子的亚历山大一世既然已经在事实上统领了整个欧洲,当然就希望彻底征服奥斯曼帝国,重建东罗马。

1853年7月,俄国出兵占据多瑙河流域,进攻奥斯曼帝国的两个附属国: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见下图),这两个国家今天位于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俄国一旦得手进一步就可以攻入奥斯曼帝国的本土。同年10月,奥斯曼帝国向俄国宣战。

但俄国攻占了奥斯曼帝国,就可以从黑海进入地中海,这会对英、法构成战略威胁,最终引爆了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面对英法这两个强大的对手,战败之后的俄国自然再也无力在欧洲和黑海方向上进行扩张,它转身就来到了亚洲。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