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推荐 > 正文

佩洛西玩砸了,中国握住了主动权,台岛跑不了

显然,站在今人的角度来看,清廷此番洒脱“卖台”的构想,是相当令人不齿的

——虽然,最终在郑明的武装斗争下,面对承认失败的荷兰盟友,康熙的“卖台”构想没能成为现实。

然而,当时间来到了康熙二十二年,当郑明降将施琅衰军澎湖一战全歼郑明水师主力收复台湾之后,清廷虽然没有了“送岛”的对象,但是“裸体文身之番,不足与共守,日费天府金钱于无益,不若徙其人而空其地”的弃岛呼声,依旧占据了朝堂主流....

水师出身的施琅用敏锐的嗅觉保住了台湾:

(台湾)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台湾一地,虽属外岛,实关四省之要害……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

关键词:永固边圉。

换一句话讲,在当时的施琅看来,台湾不仅仅只是一座岛,对于中国而言,台湾是江浙四省的围墙、大门....

无疑,在《海权论》尚未问世的三百多年前,施琅这种基于“陆权维护”的海权意识萌芽,可谓是相当难得。

当然,也仅仅只是“难得”。

转瞬两百年,当甲午中日海战的硝烟尚未散尽,当大厦将倾的声声叹息回荡在春帆楼上时,相较于祖宗龙兴之地的行将沦丧,台湾这堵外墙的坍塌,实在是无法多挽留李中堂的目光哪怕一秒

——在《马关条约》签订的仅仅六天后,感到在中国殖民利益受损的德俄法三国组成联盟,武力劝告日本,不要永久占领中国领土。

迫于武力,日本最终接受了三国的“劝告”,将辽东半岛以“三千万两平库银”的价格,赎卖回中国。

台湾呢?

1895年5月3日,法国复电清廷总理衙门:

倭事可商,我(法)国可保护台湾。

两个信息:

1、清廷可仿辽东半岛例,赎买台湾;

2、事成之后,法国希望谋求部分台湾利益;

显然,站在当年那个仅仅视台湾为“边圉”的大清视角来看,台湾打包给日本人一分不花,半送给法国还要巨款。同样是破烂的围墙,留不留那半堵墙,实在无关紧要....

可是,真的无关紧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