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推荐 > 正文

美国马上就能“翻身”了?拜登下狠心干了票大的

卿思美指出,法案通过后,联邦政府或交通部会将基建资金直接赠与,或以公式拨款(formula funding,即考虑一州人数等因素,通过复杂公式,计算出应给该州拨款的数额)的方式划拨。届时各州州长将手握主动权,决定是否接受这笔资金,以及用到哪些方面去。“有些州长会拒绝收到的拨款,有些申请到款项后会按照他们自己的意图使用,比如联邦政府希望用于改善温室效应或改善黑人社区的基础设施。但州长如果是共和党人,他很可能用这笔钱来修路,这就与拜登的初心相悖。”卿思美说。

另外,该法案并没有明确指出钱从哪里筹,拜登政府给出的方案是提高企业税率。特朗普时期曾把企业所得税率从35%降至21%,而拜登这次打算将税率回升一半,至28%。美国资深经济记者斯科特·霍斯利(Scott Horsley)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企业界已经出现一些反对的声音,称谁使用公路、管道、电网,谁就应该买单。

美国现在的基础设施都建于数十年前,甚至一百多年前,近30年来,美国再也没有大兴基建。如今的美国还能掀起基建潮吗?回首过去的一个多世纪,美国可以轰轰烈烈地进行基建运动,可归结为天时、地利、人和三大因素。

“天时”是指经济危机。所谓不破不立,有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才有为美国注巨资,让国家面貌焕然一新的机会,罗斯福新政就是最好的例证。

“地利”方面,19世纪后半叶,美国土地私有化程度不高。彼时联邦政府想要修建铁路,直接用地就可以了,再加上联邦拨款,项目很顺利就能进行。而现在,私有化比例很高,联邦政府要想修铁路,必须与州和地方政府、当地居民、环保组织等协调。有些居民也会趁机向政府索要高额征地费,基建成本大大提高。更何况,一旦有一方不同意,项目就无法进行。

所谓“人和”,是指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团结。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两党可以团结协作搞基建,而现在的美国,两党分裂越来越严重,许多共和党州长不愿意修路建桥。加州的高铁计划可谓“世纪烂尾工程”,该工程从2008年起施工,当时成本预算为330亿美元,到2018年预算飙升到了近1000亿美元。共和党人一直拒绝联邦政府的资助,为项目设置障碍。

拜登与罗斯福的“基建药”效果不同

拜登希望像罗斯福当年一样,通过对基础设施投资来重振经济、促进就业、提高底层人民的收入、对社会财富进行分配等。但拜登和罗斯福推动基建法案的背景和面临的挑战是不一样的。王鹏认为,“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经济大萧条是经济周期导致的,那次经济危机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国家之间贸易壁垒高筑。而当今美国的经济问题不一样,尽管2008年金融危机已经过去13年,但它就像个慢性病,给全球留下病根,到现在都经济恢复乏力。拜登现在遇到的许多困难,都是这些问题在疫情下放大、延续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