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华深读丨“低空”何以“经济”?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 题:“低空”何以“经济”?

新华社记者

中午,在深圳龙华区一家商场工作的郑先生打开手机点外卖。十几分钟后,他接到电话,步行到附近一个货柜,输入密码后取到餐食。全程没有见到一个外卖员。这一切,依靠的是空中飞行的送货无人机。

这个富于科幻性的场景,是当下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千米以下的天空日益热闹:

“空中巴士”在一些地方常态化运行:4月,深圳到珠海的大湾区首条低空短途运输航线开通;8月中旬起,跨省“飞的”每天在上海和江苏昆山之间往返。

与客运相比,货运等领域的变化更大:原本需要大量占用地面资源的快递配送、应急救援、医疗运输、生鲜冷链等运输,因无人机的应用而创新。在全国已有超过440条无人机航线,覆盖平原、高原、山地、雪域和海岛等地形。

据测算,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2030年有望超过2万亿元……低空经济今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专门提到发展低空经济。

天空前所未有变得繁忙

郑先生的工作地,处于深圳龙华区首条无人机常态化试运营航线的范围。截至目前,美团无人机在深圳开通约30条航线,服务覆盖办公楼、社区、景区等场景,提供餐饮、快消品、母婴用品、数码产品等超9万种货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