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对“假权威”诈骗要辟谣示警,更要严惩

自称“国家补短板强弱项领导小组”,组织线上会议宣扬“能帮助每个市县获得10到100亿元政府补贴资金”;伪造财政部发行金融债券图片,在社交平台传播;假冒国铁集团,利用App程序发布虚假理财项目……近日,“假权威”诈骗再次冒头,相关部门和企业及时发布“防诈”声明,提醒社会公众谨防上当受骗。

从以往高发的“冒充公检法”到疫情期间冒充防疫流调部门,再到假借产业扶贫项目施骗等,“假权威”诈骗“紧跟热点”、巧设话术,虚张声势的骗局环环相扣,无一例外地盯准了人们信任权威部门的心理。

针对“假权威”诈骗,有关方面及时辟谣以正视听值得点赞,也反映出相关部门对网络虚假信息的发现力和反应力有了极大提升。但与此同时也要指出,澄清谣言只是第一步,针对此类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严惩必须及时跟进。

要开展循线深挖,加强全链条打击整治。“假权威”诈骗案既让受骗者“钱袋子”受损、安全感大打折扣,还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政府部门的名誉和公信力。从法律角度讲,这些行为涉嫌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诈骗罪等多项罪名,性质恶劣,理应从严查处、形成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