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肖生活 > 正文

填补“视野盲区” 让校内外欺凌不再隐身

“不是所有人都能意识到自己被欺凌。”吴志娇认为,很多言语暴力和行为,不如肢体冲突明显,容易被学生、家长和老师忽视。很多孩子在遭遇欺凌后,总会不自觉地反思自己的问题,而不是思考对方的错误,也使得欺凌不易被发现。

某一次,一名初中生的父母找贾洪武寻求帮助。他们说,孩子不爱上学,还经常乱花钱。在一个普通中学生每月几百元开销的情况下,孩子每月要花2000元。在咨询过程中,贾洪武发现这个孩子总是频繁请客,孩子回答,这是因为学校有一伙人经常打他,他没有办法只能花钱保平安。从表面上看,这个学生厌学、不懂得理性消费,实则是校园欺凌的问题。

“很多人不认为自己的心理状况和欺凌有关,其实他们之间是有直接关系的。”贾洪武说。

岳伟观察到,网络上有些学生欺凌视频被大肆传播,这种“次生灾害”亦带来隐性危害:不仅会对受害人造成二次伤害,还容易引发受众青少年模仿。同时,视频暴露了受害人信息,不仅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给受害人社会融入也带来了风险,很可能导致受害人成为公开的、被广泛知晓的、带标签的、特别的个体。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青联副主席魏新长期关注青少年的成长教育。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魏新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外学生欺凌防治的提案》,建议发现、报告、制止校外学生欺凌应给予奖励激励。

“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心愿。”魏新表示,经过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当前校内学生欺凌的情况得到有效遏制,但是校外欺凌现象仍时有发生,且部分事件情节恶劣、触目惊心,严重挑战道德底线,引发广泛关注。

魏新将遏制校外欺凌主要的难点总结为3条:一是及时发现干预难,事件多发于出租屋、乡村田野等地,远离公众视野,远离行政监管;二是有效处置惩戒难,施暴人多未满14周岁,多数案件以法治教育、家庭教育结案,对施暴人震慑力不足;三是二次伤害阻断难,热点事件多经网络传播发酵,对受害人身心造成再度伤害。

面对欺凌阴霾,全社会能做些什么

面对青少年校内外欺凌问题,社会各界必须多管齐下,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近年来,共青团中央权益部重视青少年面临的“欺凌阴霾”,致力于给该群体提供心理咨询、线下帮助等相关资源支持,助力未成年人保护。

遇到欺凌问题的学生,可拨打12355热线求助。12355青少年服务台会邀请相关心理专业与法律专家,通过校园讲座、电台、视频、推文等对学生进行校园欺凌问题的科普。在接听热线发现欺凌事件后,12355会通知学校,必要时会联系12355律师团队协助处理,给欺凌者震慑,给被欺凌者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