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俄乌冲突议题,我宜作三方面考虑:
第一,“让美国人去做选择”。在外交和国际竞争中,“你来做选择”这句话并非示弱,特别是在高水平的大国博弈中,当我方“占主动”或“把握决定权”时,反倒应在握紧决定权的情况下“看似真诚”的告诉对方“你有的选、可以做决定”。中国走的是后来居上的路,面对美国惯于“以弱胜强”。当手握机会和优势时,也宜善于、习惯打“优势仗”,因为这种情况以后会越来越多。
大国博弈是“阳谋”,美国的知名智库学者们时不时为美政府“支招”如何对付中国,这些内容都是公开发表的,中国人能看到——这一点美国人当然也心知肚明,至于我们信不信、应不应则是我们自己选择的事。具体到俄乌冲突,不管美国如何强调,包括布林肯这次来华,怎么去提有关中国对俄军援的事,我们不必顺着他们的话茬回应,对俄军援的概念,不必出现在我们的话语体系里。
对美可以强调:我们知道美国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中国不会拿自身发展与复兴伟业做交易,底线之上的事都可以谈,但既然是美国有所求,美国就应开出合理的条件,对此到底怎么做,“美国可以自己选”。
第二,完善自身工作体系,适时给出中国版本的俄乌冲突解决方案。我们一直呼吁的冷静克制、和平为先、对话磋商,都可以是方案,但若不成套、缺“姓名”,这些在国际舆论场就是“建议”和“态度”,而非“方案”。
大国做事“师出有名”很关键,在对世界各国的公开表态中,除了坚持与是非曲直站在一起,继续对美西方无益局势缓和的拱火行为予以批评外,还宜设计并给出以谈判对话为基调的,中国视角的俄乌冲突解决方案——现阶段方案不必很具体,但应该有,且宜起一个便于传播的名字,例如“某某和平方案”,而缺失这一环,中国围绕俄乌冲突专项的工作体系、语言体系就不完整,易被渲染为“只批评不作为”“缺乏大国担当”。
方案提出来,短期内回应多少不重要,核心价值在于两点:一是补充完整中国围绕俄乌冲突的工作体系、话语体系;二是为对美博弈提供新工具——中国给出了“新中国和平”的方案,而美西方并没有。
2024-11-22 09:56:55
2024-11-21 10:13:52
2024-11-20 09:34:44
2024-11-18 13:29:04
2024-11-15 09: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