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连这都做不到,甚至全国各地招人的话,彼此间连语言都可能无法互通,再加上文化素质低下,根本不具备产业工人的基本素养——你总不能让厂商招人前,先给工人补三年文化课吧?
总而言之,中印国情的不同,决定了印度的营商环境哪怕跟二三十年前的中国比,差距其实是全方位的——表面上都是政府低效、官员腐败、基础设施落后。但问题是中国的制度、文化和意识形态基础,决定了它虽然当时依然是初级工业国甚至农业国的底盘,但实际上已经具备了一切工业化的社会基础。而现在的印度,整个社会基础依然完全停留在农业文明模式下。
这就是包括中国资本在内的外资,赚了钱后都普遍不愿意在印度继续扩大投资,培养本土产业链的根本原因——建个组装厂什么的成本还可以接受,培养产业链,成本太高了,高到会吞噬他们的全部利润,甚至导致亏损——而且由于这些问题是根本性的,中短期内看不到解决的可能,所以这种亏损也是长期性的。所以,搞什么产业链嘛,配套零部件直接从中国进口得了!
不过这样一来,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既然你不继续扩大再投资,在印度市场赚的钱怎么处理?
还能怎么处理?转移走呗!难不成还留在印度这个啥也买不到的地方?以小米为例:2014年小米开始在印度销售商品,第二年就通过专利费等名目往海外的三个实体企业转移利润,总金额接近73亿美元,这三个实体企业中有两个位于美国。企业通过专利费的名义转移资本去海外账户,可以逃避印度25%的企业所得税。
当然,这么洗钱的不光是小米,其他中国手机厂商都是这么玩的。而中国资本也不是这种玩法的开创者,它们都是跟欧美老大哥学的。
2023-06-07 09:49:22
2023-06-07 10:12:28
2023-06-07 09:15:13
2023-06-07 09:33:00
2023-06-07 08:56:51
2023-06-06 09:14:07
2023-06-06 10:06:02
2023-06-06 09:00:00
2023-06-06 09:38:08
2023-06-06 10:19:40
2023-06-06 09:25:34
2023-06-05 09:32:45
2023-06-05 10:01:45
2023-06-05 09:19:47
2023-06-05 09:03:59
2023-06-05 09:46:42
2023-06-05 10:26:19
2023-06-02 10:10:54
2023-06-02 09:14:18
2023-06-02 10:28:37
2023-06-02 09:41:18
2023-06-02 09:31:56
2023-06-01 11:20:15
2023-06-01 10:52:08
2023-06-01 09:4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