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推荐 > 正文

重磅!潘建伟团队最新成果披露,西方该紧张了

量子科技对未来中国有多重要?潘建伟振聋发聩

2016年8月,“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走向全球量子通信研究的引领地位。

2020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布该校潘建伟等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的国家。

2021年10月,113个光子144模式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二号”宣布诞生。

从“墨子号”到“九章二号”,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心中不变的是对量子世界的探索和对我国量子科技发展的追求。

潘建伟告诉《瞭望》新闻周刊,量子科技关乎国家战略,心怀“国之大者”,唯有不断突破创新,要努力探索更加灵活高效、资源整合的协同创新之路,使我国量子科技发展始终走在世界前列。

“中国人一样可以做好科研”

《瞭望》:为何给世界上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起名“墨子号”?

潘建伟:现在看发射录像感觉很轻松,但其实在发射前30秒,我一直双手合十,希望卫星能成功进入太空。给这颗卫星取名“墨子号”,是因为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的“科圣”,想告诉大家:中国人一样可以做好科研。

墨子生活在2400年前,他主张兼爱、非攻,也就是平等博爱、反对战争。

他在《墨经》里提出“止,以久也,无久之不止”,说的是一个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主要因为受到力的作用,如果没有阻力的话,一个物体的运动是永远不会停止的,这其实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是相同的概念。

此外,墨子在2000多年前就做过小孔成像实验。我们知道光只有沿着直线传播才会有这种现象。

我们将世界上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取名为“墨子号”,一方面是为了纪念墨子在光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同时也为彰显我们的文化自信。

《瞭望》:“墨子号”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潘建伟:利用量子卫星建立量子通信网络,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覆盖各类海岛、远洋船舶、驻外机构等光纤难以或者无法到达的地方,保障我国在全球范围的信息传输安全。

“墨子号”的实验充分验证了这一可行性。

“墨子号”已顺利完成三大科学实验任务。在此基础上,又完成了“墨子号”和“京沪干线”的对接,实现了洲际量子保密通信。

此外,“墨子号”还对量子力学与引力的融合等物理学基本问题检验提供了新的平台。

量子计算研究位于国际第一方阵

《瞭望》:成功构建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的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