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中国光伏产业之所以能长期依托价格优势平欧灭美,最终建立起拥有绝对统治力的全球性帝国,取决于两点——
一个是不断迭新换代的技术优势:尽管光伏的原材料是随处可见的砂子,发展规律也符合中低端制造业的规模越大成本越低的定理,但整个生产工艺的流程和所涉及到设备,比如单晶炉、多晶炉、长晶设备、截断机、切方机、PECVD、激光消融等设备的生产,也不是普通国家能玩得转的,没有长时间大精力的投入,压根支撑不起中国光伏产业今日之成就。
以光伏的中游产品为例,在光伏组件的成本结构中,电池片的成本最高,占比至少在六成以上。
电池片的原材料是什么?
硅料!
我国硅料龙头企业保利协鑫能源,其研发团队拥有7位中科院院士、18位教授级高工、3000名研发人员,曾取得各项知识产权2000多项,主导了53项国际行业标准。
在这支研发大军的带领下,保利协鑫通过工艺技术的优化,每年都能将硅料的生产成本降低10%。上游原材料成本打下来了,下游终端产品的生产成本自然也贵不到哪里去。
这样的例子在光伏产业链中还有很多,笔者就不一一举例了。
2024-11-06 10:35:57
2024-11-05 09:49:44
2024-11-01 09:40:43
2024-10-31 10:17:45
2024-10-30 11:30:00
2024-10-28 09: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