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推荐 > 正文

900万外国人急欲移民来华,中国有大动作

黄玉琴团队也通过调研发现,国内民众大大高估了在华非洲人的规模,将其数量排在第二位,仅次于来自亚洲的移民。国内媒体经常引用一项数据,称广州已有“20万非洲人”,以致广州副市长谢晓丹不得不回应称这纯属误解。据中山大学的李志刚等人访谈发现,2008年前后常住广州的黑人总量仅为1.5万到2万人。

另据一项实地调查,2013年在穗非洲人中有四成属于非法居留者,即使计入这一群体,广州的非洲人也不会超过4万人。2020年4月,广州市公安局在新闻发布会上声称: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的2019年底,常住广州的非洲人仅有13652人。

出于对在华非洲人的排斥心理,部分网民对中非通婚感到忧心忡忡。《条例》意见稿允许与中国公民结婚的配偶获得永居资格,也让一些人担心非洲人通过这条通道大举移民中国。

其实,在华非洲人与中国公民通婚的情况很少见。根据不同时期京沪穗三地的调查研究,跨国婚姻主要发生在中国女性和欧美日等国的男性之间,与非洲男性的外嫁婚姻只占涉外婚姻中的很小一部分。 既然在华非洲人的数量很小,与中国女性的通婚案例也很少,为何还会引发舆论攻击呢?

早在19世纪中后期,中国被迫进入西方列强主导的国际体系,从自视为中心的天朝帝国转变为位于边缘的民族国家,这种国际地位的变化就曾引发群体性的身份危机,使当时的知识人士对其他种族产生防御性的应激反应。

今天,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上升,这种身份焦虑出现了新的变化。虽然当今中国已不同于积贫积弱的晚清,但处于变动期的社会都容易产生身份的困惑和焦虑:何谓“中国”?中国与西方的关系如何?中国向何处发展?如何参与全球治理?这些问题在思想界和民间不断地争论着,形成了集体性的身份困惑和焦虑,并投射到种族意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