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推荐 > 正文

权威媒体失实?敦煌毁林事件调查结果曝光

2006年5月,中国水网刊登文章:敦煌,力争水位一寸不降

敦煌市外宣办主任李茂锦对记者说,当地政府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加大农业高新节水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力度,引进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已示范推广棉花膜下滴灌高新节水技术2万亩;健全完善节水制度和机制,调整了城市居民、工业及建筑业、旅游服务业及农业灌溉用水价格,逐步开始征收地下水资源费。

2007年4月20日西部商报报道:敦煌将成第二个楼兰? 总理批示加快生态保护

记者顺着党河而上,亲眼见到了这样的情景:大片大片的沙枣林处在死亡和半死亡状态。这些沙枣林是曾经为了治沙而种下的,现在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沙枣树得不到足够的水分而整株枯死,活下来的也只能发出寥寥几片叶子。

一位放羊的大爷对记者说,这里以前树林茂密,如今沙漠进来了,昔日的沃田肥草已变成今日黄沙。当记者询问“眼前你的家园能否保得住”时,老人酸楚地摇摇头低声喃喃自语:“难说、难说!”

除了党河之外,敦煌城西的疏勒河也曾是敦煌至关重要的水源。然而由于上游修建了水库和堤坝,敦煌境内的疏勒河于1960年断流。

2007年7月25日,《甘肃日报》刊发报道:不让敦煌变楼兰。

为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敦煌市正在探索着一条条行之有效的节水之路。编制完成《敦煌市节水型社会建设方案》、《敦煌市水资源总量配置方案》等13个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指标体系,下一步将逐步实施包括在全市推广18万亩滴灌、5万亩管灌,党河和南湖灌区渠系改造等20项大型节水工程,以落实总理指示精神,尽快遏制日趋恶化的敦煌生态环境,确保敦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009年6月24日,《酒泉日报》刊发报道《拒绝楼兰悲剧在敦煌重演》:

在节水的同时,如何实现农业的增效和农民的增收呢?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型特色农业,推进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布局和技能化培训才是最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