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美的战略竞争,在《印度的方式》一书中并没有明确说印度要选边站队,但是字里行间却透露出印度的战略“选边”。在作者看来,轻视西方——欧洲和美国——将会导致严重的错误。过去150年的历史里,最耀眼的经济增长故事全都是有西方国家的参与,日本、中国的崛起都不例外。
因此,与西方建立更有力的伙伴关系,将给印度带来更可观的政治与经济收益。但是,在印度崛起的过程中,要避免让西方产生“印度威胁论”,推动西方减少对任何单一地理(中国)的过度依赖,使他们认识到印度的崛起是符合整个西方的利益。
现今,美国和日本已经开始有这样的认识,但欧洲国家目前还缺少这样的认识。另一方面,相比于中国,印度更容易与西方靠拢。苏杰生认为,中国与西方过去交好的逻辑是为了相互的经济利益,而印度则除了经济利益外还有政治基础。
中国的民族主义里有百年屈辱的叙述,而印度民族主义叙述却从未诉诸反西方情绪基础上的国内动员。因此,印度在独立后,并没有切断同西方的联系,相反同西方在利益和价值上越来越趋同。
这是印度能够选择“站队”西方的基础。对于当前的中美战略竞争,苏杰生字里行间也透露出,印度的策略似乎是要让中美关系走上“不归路”。因为印度对“中美共治”南亚的记忆是异常深刻的。
1998年印度核试验后,中国和美国曾共同对印度施压,克林顿试图在南亚构建一个中美“双头政治”(G2)的安排。这一情形在2009年奥巴马上任后,又一次呈现出来。因此,对印度来说,似乎好的策略就是推动中美战略竞争走上“不归路”。苏杰生认为,中国当年成功地采取了这一分化策略。
2024-11-14 10:22:36
2024-11-13 09:26:00
2024-11-11 10:21:06
2024-11-08 10:49:55
2024-11-06 10:35:57
2024-11-05 09:4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