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肖生活 > 正文

社保“第六险”终于来了?非常有用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显示,中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已超过4000万人,其中重度失能老人占相当比例。同时,相关调研报告显示,全国7%的家庭有需要长期护理的老人,目前实际接受的护理绝大部分由配偶、子女或亲戚提供,第三方机构服务占比极低。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说,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老龄化的不断加快,失能和半失能以及其他失智、精神障碍者的人数还会进一步增加,对于这类群体的长期照护,社会需求在不断增长。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相关制度。

面对大量失能人员对于长期护理保障的客观需要,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中国应运而生。2016年,全国15个城市和两个重点省份启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探索建立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资金或服务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朱耀垠指出,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战略举措。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不仅可以满足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照料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使其获得最大程度的生活独立和人格尊严,也可以缓解老年人家庭成员、特别是子女的照料压力。

社保“第六险”:长期护理保险

2017年4月12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了《关于试行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意见》以下称《意见》),决定利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省全面建立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下面就以山东为例,为大家介绍长期护理保险的参保范围、缴费办法、待遇支付等。

参保范围

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和退休人员。

缴费办法

通过职工医保统筹基金、单位补充医保资金、个人缴费及财政补助、福彩公益金等渠道解决。其中,个人缴费不低于筹资总额的30%,个人缴费可从职工个人医保账户代扣。

各市要根据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和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待遇水平合理确定具体筹资办法、筹资比例和筹资标准。

保障范围

重点保障长期处于失能或半失能状态的参保人员日常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等所需服务费用。

各市可根据当地保障需求和资金承受能力,低水平起步,科学确定重点保障人群和具体保障项目,并随经济发展和资金支撑能力提高逐步调整。

待遇支付

护理服务费用由护理保险资金和保障对象个人按比例或按定额分担,对贫困人员可以给予适当照顾。

长期护理保险待遇可按机构护理、家庭护理等不同形式、护理不同等级、提供护理服务不同方式等制定差别化的待遇保障政策,原则上规定范围内的护理服务费用支付标准掌握在75%左右。

各地要积极探索享受护理待遇与个人缴费适当挂钩的办法,强化个人责任。

长期护理险已覆盖约4800万人

“历经两年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已经在青岛、上海等15个试点城市和北京、河北等多个省市的非试点区域展开,覆盖人群大约在4800万,取得阶段性成效。”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宋福兴介绍,到2017年底,超过7.5万人享受到了保障的待遇,赔付护理保险金大约5.7亿元,基金的支付比例超过了70%,在有效减轻失能人员及其家庭经济负担的同时,带动了试点地区相关产业投资约70亿元,直接拉动就业4万多人次,有力促进了护理服务业市场的发展。

2012年,山东省青岛市在全国率先建立了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2017年开始,青岛又把重度失智老人纳入长期护理保障范围。从今年4月1日起,青岛开始实施“全人全责”式、升级版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原来的长期医疗护理基础上,将基本生活照料纳入职工护理保障范围。截至目前,该市已有5万多人享受到护理保障待遇,累计支出护理保险资金近15亿元,护理服务机构发展至600多家。

2017年,《宁波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方案》落地。在试点阶段,试点区域内参加该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不含参加住院医疗保险人员),个人无需另外缴费参加长期护理保险。其中,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原因导致失能,经过不少于180天的治疗,经评估符合重度失能标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要长期护理的参保人员,自评估结论作出次月起可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

不久前,宁波市首批被评估为重度失能的574名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开始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支付133万元。

作为15个试点城市之外的地区,北京市近期也在逐步推开长期护理保险。北京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日前介绍,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已在石景山区启动试点工作,并出台了《石景山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方案(试行)》。目前,石景山区已完成八角街道两个社区的入户评定,计划年底前实现石景山区内全面试点,48万参保人员中将有3000名左右重度失能人员享受护理。在总结石景山政策基础上,将在全市建立可推广、可复制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老韩所在的社区是北京探索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试点之一,他说,“我们这儿老人多,有的平时不愿意麻烦孩子,身体有些问题宁可自己受着。现在有了这个政策,大家都挺关心。”

护理人才紧缺成最大短板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才刚起步。专家认为,目前这一制度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新趋势和老年人快速增长的护理服务需求还不适应,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设计和实践探索。

“人才问题是当前制约我国养老服务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从事长期护理专业服务的人员数量较少、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业务能力不高等问题普遍存在。”朱耀垠说。

据测算,以4000万失能老人为基数,按照3∶1的护理服务配置,护理人员需要1000多万。当前,护理服务人员队伍匮乏。养老护理人员持证上岗的不到10%,绝大部分养老机构护理员集中在40—50岁年龄段,学历大多在初中以下,且多数来自农村,服务粗放。有资料显示,全国只有10余所院校设有养老护理专业,难以满足市场需要。

朱耀垠表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必须与促进护理人才队伍建设相联动,逐步建立长期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开展长期护理保险业务的企业也要积极参与到护理人才的培养中来,形成保险业务、护理服务、护理人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不断提高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

筹资、责任界定、失能等级标准制定等也是目前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对此,金维刚建议,应逐步建立一个独立的筹资体系,通过个人缴费、财政补助、医保基金适当划转、社会捐助等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基金的长期收支平衡;坚持责任分担,遵循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合理划分各方的筹资责任。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商敬国认为,发展中国长期护理保险要尽可能地吸收国外已经走过这么多年的经验。同时,也要立足国情,通过在不同地区的试点,不断纠错,建立市场化机制,配置好相关资源,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长期护理保险模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新闻深一度

医养结合要真正“合”起来

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在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现实压力的挑战下,健全“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刻不容缓。

医养结合关键是把握好一个“合”字,形成体制机制、参与力量、科技支持等合力,并打造由专业护理团队、全科医生及医疗机构共同参与,专业运作的机制,提高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近几年,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逐渐在各地兴起。由于将现代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有效结合,打通了养老机构与医院之间资源割裂的状态,可以形成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实现“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养老保障模式创新。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国家出台了多项医养结合鼓励政策,各地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探索,但一些瓶颈问题制约了医养结合的发展。

这些问题一是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主要体现在医保定点不覆盖,长期医护险、长期护理险不健全等方面。

二是医养结合扶持力度不足,很多扶持政策落不了地。比如,土地性质变更困难等因素制约了部分医养结合企业发展。

三是人才瓶颈,全科医生缺口较大,护理人员素质偏低、年龄偏大、待遇偏低。

医养结合关键是把握好一个“合”字,需要形成体制机制、参与力量、科技支持等各种合力,并打造由专业护理团队、全科医生及医疗机构共同参与,专业运作的机制,提高医养结合养老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一要在机制建设上下功夫,实现政策衔接配套、资源共享。要大胆创新,打通各类政策“关卡”,研究出台一批有突破性、实践中亟需解决“卡脖子”的政策措施。比如,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制度,实现医疗与养老数据信息共享,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以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等。各地民政、卫生计生部门还要高度重视做好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许可工作,加强沟通、密切配合,营造更好审批环境。

二要在模式创新上下功夫,尝试多种结合方式。既要鼓励支持部分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发挥专业技术和人才优势,开办集养老、康复、保健于一体的护理之家,建设大型医养联合体,也要鼓励小型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健全业务协作机制,通过上门服务、设立医务室等方式,实现医疗服务全覆盖。尤其要重视依托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进“互联网+养老”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科技与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

三要在市场运作上下功夫,把多方面的力量结合起来。医养结合单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发挥市场在养老服务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的主体。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医养结合领域,支持社会力量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举办非营利性医养结合机构,允许实现医疗服务项目的联动及合作。积极创新养老服务设施投融资体制,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金融对医养结合领域的支持力度。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在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现实压力的挑战下,健全“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刻不容缓,大力推动医养结合健康发展,正当其时。

社保“第六险”,

让失能老人体面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