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正文

中国历史最神秘的组织 皇帝都忌惮

言官们直言不讳,敢于进谏,可以说没有一个君主不设立言官,没有被言官们所进谏。言官的发展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明代的都察院不仅为监察机关,而且还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权力。其中的言官制度也是非常完善,成为自己独特的体系。言官的职责主要是监督皇帝的行为举措,并在其行为不妥时进行规劝。

明代的言官品阶虽然不高,政治地位是非常高的。因为言官的职权是特殊的,他们可以对皇帝到朝廷大臣,中央到地方的衙门等进行监察并进谏。明代这言官群体是不可缺少的存在,监督朝廷官吏发挥了重要作用。

到清朝,言官的地位比明朝时期要大得多,1748年乾隆皇帝给予了言官更多的权利,让他们参加秋审与热审,监督百官。因为言官对于朝廷有着独特的威慑作用,言官的选拔是非常严格的。首先就是忠诚,必须效忠于国家;必须直爽大胆,敢于进谏;还有就是有着比较高的学识,不仅能通晓政务,而且知识渊博。

除了以上的条件,还有出身、经历和文章等要求。言官的特殊性决定了是一个比较得罪人的职位,所以一般人不愿意担任言官。在明朝朱元璋时期,一般会选任认死理的读书人担任,因为这些人自命清高,轻易不会根绝朝廷的风气见风使舵,而是刚正不阿,做出最为正义的判断。

明代的言官在历史上对于皇帝的规劝是最为突出的。1541年,杨爵冒死进谏嘉靖皇帝,虽然多次被下狱,仍不改初心好言规劝,正所谓忠言逆耳,虽然言官比较容易得罪人,但是于国家的发展而言是万万不可缺少的。万历皇帝曾说:“我畏御史”。

每每在寝殿内载歌载舞,享受享乐都要顾忌言官会不会觐见,他们若是此刻前来,皇帝必然会让歌姬舞姬退下,以免被言官劝说。可见,皇帝也得对言官礼让三分。言官位卑言却不轻,它们大多能够及时的指出当前的弊端,为朝廷的改正,国家的进步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言官在历史上也留下了浓重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