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暖新闻 > 正文

90后用设计“重新定义”葫芦烙画

非遗潮品的“爆发”为时不远?

“要知道原来的非遗人都是弄潮儿,和社会接触得很紧密。”陕西省文化馆副研究馆员、《百花》杂志副主编撒小虎告诉记者,非遗项目大部分在当时都是潮品。“例如年画、面花等,都是为大众服务的,它们扎根生活才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木版印刷过年印年画,四季印顶棚纸、墙花纸、包装纸等。“很长一段时间,非遗和市场、生活紧紧相连,是一个生态系统。”他认为今天农耕文明远去,迎来信息爆炸时代,人们面临更多选择。非遗项目要注重打通瓶颈,恢复非遗项目之间的生态链,这样会有更大发展。“比如,在澄城刺绣眼罩里加入传统中药的方子,起到名目效果。或者将陕南茶叶、土蜂蜜、藤编茶叶盒等组成一个非遗礼盒。”撒小虎说非遗项目排列组合,会诞生更多新面貌、新产品,带来生命力。

随着国潮的兴起,老字号、老品牌、博物馆文创等受到大众的欢迎。撒小虎提到,如今不少国内外潮流品牌和非遗跨界合作。例如去年西班牙时尚奢侈品牌罗意威赠送给VIP客户的藤编蒲扇,扇面印上字母,加上了吊牌,一下子变成明星用的潮品。这个蒲扇是省级非遗项目黄官藤编的一个产品,它的第五代传承人在汉中创立藤编公司,2017年的年销售额达到4000多万元。“我们去调研,像千阳刺绣也有这样的非遗致富的故事。更时尚、生活化的非遗新品有了市场,一个非遗人就会带动乡亲邻里共同富裕。”撒小虎说如此振兴了传统手工业,让非遗有了扶贫、振兴乡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