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铁门咣当一声关上,贴上封条那一刻,工友们心里都咯噔一下。”回想起企业宣告破产时的场景,今年56岁的张希永记忆仍然深刻,“当时我从车工岗位下岗了,一开始真不知道以后的路怎么走。”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根深蒂固的“铁饭碗”观念与商品经济产生严重冲突,“职工吃企业大锅饭,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缺乏优胜劣汰的市场退出机制。
“对亏损企业,要么由国家包赔,要么用行政命令,让盈利企业吞并它,结果又把一个好企业拖下水。”时任沈阳市副市长、实施第一家企业破产的“前线总指挥”李中鲁告诉记者,“企业不破产,却破了国家的财。”
图为沈阳市工商局人员在查对收缴的沈阳市防爆器械厂执照、印鉴等(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那个时候我们深刻感受到,对那些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企业,不能继续用行政办法去保‘铁饭碗’,吃‘大锅饭’,应当尊重市场规律,让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李中鲁回忆说。
为减少改革震动,沈阳市先行在集体企业试点。经过征求各方面意见后,1985年2月,沈阳出台了新中国首个集体企业破产倒闭的地方性法规。
2024-11-22 09:56:55
2024-11-22 10:06:20
2024-11-21 10:24:15
2024-11-21 10:13:52
2024-11-20 09:45:53
2024-11-20 09:34:44
2024-11-18 13:29:04
2024-11-18 13:36:26
2024-11-15 09:42:12
2024-11-15 09:39:10
2024-11-14 10:29:55
2024-11-14 10: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