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古人这样过清明节!祭祖扫墓是最重要内容

原标题:古人这样过清明节

◎ 程道才 (广州 大学教师)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是祭祖扫墓的日子。在我国,除汉族外,满族、壮族、侗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清明节的习俗。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历史资料记载,设置清明节与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介子推有关。当时,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一天,在人迹罕至之处,他又累又饿,因断粮而奄奄一息。随行大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汤给他喝。喝下肉汤之后,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他发现肉是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的时候,感动不已。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即晋文公。即位后,他重赏相关功臣。介子推为推辞奖赏,和母亲一起来到绵山隐居。晋文公带人去请介子推,但因山高林密,无法找到。有人献策放火烧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熄灭后,只见介子推背着老母亲,死在一棵老柳树下。晋文公恸哭不已,为纪念介子推,下令将这天定为寒食节,不准生火做饭,只能吃冷食。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的时间间隔太短,后人便将两个节日合为一节,取名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