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暖新闻 > 正文

土家山乡崛起“零碳村”

曾几何时,稳定可靠的用电一直是村民们的期盼。由于农村电网供电半径长、多采用单辐射结构、负荷存在季节性差异,导致农村电网抗灾能力弱,容易发生长时间停电。

“以前遇到闪电打雷,电线一旦被击中,村里就会停电。”今年75岁的村民胡德安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柴火既是光源也是热源,虽然烟熏火燎,但只有看到屋檐下堆满柴火,才能安心。

2020年9月,中国向世界宣布“双碳”目标,即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研究显示,薪柴等生物质能采用直燃方式,利用率仅10%至15%,且产生大量碳排放。如何构建安全充裕、清洁低碳的农村能源供应体系成为一道必答题。

2023年3月国家能源局等4部门印发方案,要求以点带面加快农村地区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助力实现乡村振兴。当年8月,由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主导,一场以能源清洁稳定供给和高效利用、乡村产业发展绿色生态为目标的农村能源革命试点示范项目在土店子村启动。

记者近日来到村里年出栏超4000头的黑猪保种扩繁基地看到,猪舍屋顶安装有光伏发电装置,空气中几乎没有异味,路面和猪舍十分干净。

游客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土店子村的光伏长廊休闲(4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程敏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