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推荐 > 正文

日本车企造假,美国封杀东南亚光伏,动了奶酪

前面有不少声音唱空中国电动车,说我们这么多车企的利润还不抵人家丰田的利润,并以此证明中国电动车路径错了,要向发达国家学习。

好了,话音未落,日本当局自己给了这些公知一个大逼兜:

“日本政府的调查发现,丰田、马自达、雅马哈、本田和铃木五家汽车和电单车制造商过去10年,为了满足政府的认证标准而在申请批量生产的安全测试数据上动手脚,存在作弊造假行为。受影响的车型共有38款,其中本田占22款,丰田有七款、马自达五款、雅马哈三款、铃木一款。”

过去,日本制造简直是信誉和信心的保障,然而,这些年完全不是。

日本的制造业各种造假不绝于耳,鞠躬鞠得腰都快不行了。

或许,下一个被嘘嘘的对象就不是靖国神厕,而是日本制造了。

在此我们无意无脑唱空日本制造,而是更加关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大家都知道,日韩都不是独立主权国家,在决定性的举措方面,根本没有自主权,否则美国老爹马上两记耳光教他们做人。

日本长期配合美国,代价是,日本制造业的成本其实很高。

早期日本可以利用人口红利,将制造业成本的压力转嫁给自己的民众;70年代,日本可以将成本转嫁给东南亚等国家;再后面,又逐步将成本压力转嫁给中国等很多发展中国家。又遇到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极为廉价的石油支持,遂演绎出了所谓的“资产负债表衰退”下的长期偏通缩环境。

然而,这些年全球产业链、地缘政治、人口结构等大的经济支柱早已地动山摇。

日本很多成本根本转嫁不出去,还要“享受”极高的输入型通胀,另外还要被美国大股东威逼利诱强化利润率的提高。怎么办?

除了造假,还有其它活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