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高铁线路中桥梁占比极高,如京沪高铁桥梁比例高达86.5%。桥梁的避震、减震性能对高铁运行安全至关重要。
设计团队运用“减隔震”技术,巧妙地在桥墩与梁间安装隔震支座。在地震作用下,隔震支座能有效隔离地面运动与桥梁主体,大大降低地震对桥梁的冲击。
同时,通过在墩顶与梁间设置黏滞阻尼器、软钢阻尼器、高阻尼橡胶等耗能装置,将地震能量转化为热能等其他形式,减少对桥梁结构的破坏。两者结合形成的“减隔震”技术,显著增强了桥梁的抗震性能。
高铁线路规划遵循“地质选线”原则,优先避开活动断裂带,通过详细的地质调绘、勘探测试,重点评估地震液化、断裂性质及特征等,确保场地工程建设的适宜性。
除了先进的抗震设计,中国高铁还配备了地震预警监测系统,由沿线地震仪、传输网络、铁路局中心共同构成,实现了P波预警与S波报警的实时联动。
该系统设有Ⅰ、Ⅱ、Ⅲ级警报等级,可根据地震强度指导列车采取紧急制动、接触网断电等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对列车运行的危害。旅客在地震发生时应紧握固定物,避免被掉落物品击伤,遵从乘务员指令有序疏散。
地震过后,铁路部门将对受影响区段进行全面安全隐患排查,防范次生灾害。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恢复列车运行,初期采取限速措施,直至恢复正常速度。
对于因地震导致的列车晚点或停运,旅客可通过中国铁路12306手机客户端免费办理退改签业务,密切关注车站公告,以便及时调整行程。
综上所述,中国高铁在设计、建设与运营中,不仅充分考虑了地震风险,更凭借先进的抗震技术、地震预警系统以及严谨的灾后应对机制,构筑了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确保在地震等自然灾害面前,旅客的生命安全与铁路运行秩序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责编:薛添翼)
2024-11-20 17:30:30
2024-11-18 13:42:43
2024-11-15 13:28:15
2024-11-13 14:09:21
2024-11-12 13: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