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到来的甲辰龙年将出现“两头无立春”现象,即,全年没有立春日,民间称这样的年份为“无春年”,并传言这样的年份不宜结婚,引发公众关注。天文科普专家表示,“无春年”是我国农历历法中出现的正常现象,而且很常见。
“无春年”是如何形成的呢?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解释说,我国古人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
反映了地球在绕太阳运行轨道上的不同位置,而目前国际通用的公历也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规律制定的历法,所以节气在公历中对应的日期基本固定,
但在农历中对应的日期却非常不固定。这是因为农历是以月相盈亏和太阳周年视运动两个自然周期为依据制定的历法,
同时为了兼顾一年中寒暑季节变化,古人还采用设置闰月的方法,也就是很多人所熟知的“十九年七闰”。这样,农历年就有闰年和平年之分,闰年共13个月有384天左右,平年共12个月有354天左右。
春节是农历的节日,它在公历中的日期最早可在1月21日,最晚可在2月20日。由于立春在公历中的日期是2月4日前后,因此随着春节在公历日期中的变化,农历一整年中可能会出现两个立春日,也可能一个立春日也没有。
2025-07-14 15:09:37
2025-07-14 15:20:36
2025-07-11 16:29:40
2025-07-11 15:06:52
2025-07-11 14:40:01
2025-07-10 16:55:55
2025-07-10 16:01:43
2025-07-10 16:17:36
2025-07-10 15:45:10
2025-07-10 15:52:48
2025-07-10 15:48:42
2025-07-10 14:46:55
2025-07-10 15:07:11
2025-07-10 15:05:35
2025-07-10 14:53:42
2025-07-10 15:09:59
2025-07-09 16:30:43
2025-07-09 16:16:41
2025-07-08 16:32:56
2025-07-08 16:28:33
2025-07-07 18:10:17
2025-07-07 17: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