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推荐 > 正文

中国将成功转型,美西方帮了大忙

2美国帮忙拆除市场障碍

要发展一项科技产业,要有资金和人才,来从事进行科技产品的技术研发。中国改革开放多年后,经济体量逐渐壮大,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因而累积了相当的资金,资金不成问题。至于人才,中国本身有许多的科技人才,每年有全球为数最多的理工科毕业生。人才也不是问题。然而,市场却是一个挑战。

一家科技企业有了资金和人才,好不容易开发出产品或技术,如果市场不接受,没有客户愿意购买,那可是枉然。现代科技产品不是只有价格低,就可以销售出去。买家往往会考虑产品提供商的售后服务、市场信誉、客户基数和市场份额。

一家新入行的企业,即便产品做出来了,也具有相当的质量,由于没有什么市场份额,也没有多少客户,如何取信于买家?自然也就缺乏市场信誉,谈不上什么良好的售后服务。许多买家宁可多付一些费用,也要选择在市场上已经有相当基础和信誉的公司产品。我们简单称之为名牌,或名家效应。

这就是为什么在科技行业,往往会有大者恒大的马太效应,晶圆厂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去年第四季度,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厂商台积电的市场份额为58.5%,第二名的三星是15.8%,两者相差颇大。其他晶圆厂商的市场份额就更小了。软件操作市场也是如此。无论是个人计算机还是手机操作系统,都只有少数几个操作系统,其余都难以生存。

此外,一些资本密集产业的头部厂商还具有设备成本优势。例如,晶圆厂动辄需要百亿美元的投资建厂,如果没有占据相当的市场份额,根本难以摊提厂房和设备的折旧费用,成本自然居高不下。因此,市场份额大的晶圆厂商,在设备折旧充分摊提后,可以轻易发动价格战,阻碍新加入者或市场份额小的厂商。

然而,当美国对华科技限制和封锁的时候,等于是帮中国把市场这道墙(阻碍)给拆了。在被限制和封锁,买不到的前提下,中国国内买家无法考虑“名牌效应”,只要国内厂商开发出同类产品,就会予以支持,采购其产品。而美国或其他国外厂商,也无法以规模优势,阻碍国内厂商的产品销售,无法打价格战。中国政府也无需担当阻碍产品自由进入市场的骂名。既然没有市场的顾虑,只要国内厂商能够开发出技术,就会有市场,就会有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