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例子,在非洲。
如今的英国首相苏纳克出生于1980年,是1812年以来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同时也跻身于全球最牛八零后圈子(那个圈子里有金将军、小萨拉曼、舒尔茨、扎克伯格等人)。在苏纳克身上,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印度裔的非洲移民。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复杂?
当然这事还要从很久以前说起,有两对印度夫妻背井离乡,跨过大洋去东非谋生。其中一对夫妻在坦桑尼亚生了一个男孩,另一对夫妻在肯尼亚生了一个女孩。后来那个男孩和那个女孩结婚了,他们便是苏纳克的父母,也就成了非洲人。苏纳克变成英国人的过程,间接反映出印度人在非洲影响很大。
地缘上看,印度和东非都在印度洋沿岸。轰轰烈烈的大航海运动,最初的动机就是西方人要从大海上寻找通往印度的路。葡萄牙人达伽马因抵达印度而名留青史。时间来到17世纪,荷兰人攫取了葡萄牙在东方的利益,试图开垦非洲,但缺人。
西方人把非洲人贩卖到美洲当奴隶。但在非洲,殖民者不敢雇佣太多当地劳工,于是荷兰就把印度人贩卖到非洲当奴隶。印度奴隶主要从事种植园和农场中的体力劳动,也有部分成为荷兰人的家奴。到19世纪初,开普敦的印度奴隶占开普敦总奴隶数的36%。后来英国打败荷兰,成为日不落帝国,又引进很多印度人去非洲充当帮手。
就这样,印度人在非洲越来越多。甘地成名过程中,也在南非搞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并且效果也还不错。若干年之后,甘地在南非留下的火种影响了曼德拉。后来甘地和曼德拉的事迹又影响了缅甸的昂山素季,以及韩国的金大中、金泳三、李在明的绝食运动等等。如今的非洲,仍然有很多印度裔,而且部分混得还不错。
所以这些年,印度在非洲的影响力一直都很不错。比方说在非洲的食品行业和通信行业,随处可见印度人。因为印度人比较团结,可以在原料组织、产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齐心协力地搞合作。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也很大,并且与日俱增。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把西方视为在非洲的主要竞争对手,但实际上印度也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