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推荐 > 正文

食之无力,弃之不甘!俄罗斯对外蒙欲罢不能

在无法融入西欧的情况下,沙俄一度选择打入西欧。但无论瑞典王国、波兰-立陶宛联邦还是奥地利帝国,都不是省油的灯,沙俄最大的成就,也就是夺取个波罗的海出海口,瓜分点儿波兰的徒弟,而越是这样“热烈”,西方国家对沙俄就越是避之不及。

在一路向西不尽人意的情况下,沙俄开始在其它方向发力,毕竟本身国土纬度偏高,对南方的土地天然觊觎,再加上彼得大帝留下了“走向四大洋”的遗嘱,其扩张就越是一发不可收拾。

而相比于与奥斯曼帝国打得昏天暗地的尴尬局面,由乌克兰半游牧性质军事武装哥萨克组成的“开拓团”,则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所向披靡。

从1582年哥萨克翻过乌拉尔山脉开始,在短短100多年时间里,沙俄除到达太平洋沿岸,更对黑龙江流域展开野蛮入侵。

相比于波兰-立陶宛联邦和奥斯曼帝国这样的帝国,清王朝虽然以农耕文明为主,但国土面积最大,实力也最为强悍。

而且,因为以渔猎的女真人起家,清朝的统治者有着更强烈的开拓精神,与沙俄在西伯利亚地区展开了激烈争夺,在两次雅克萨之战迫使沙俄退出外兴安岭以南的黑龙江流域后,清朝又与沙俄支持的准噶尔汗国鏖战70多年,最终将准噶尔汗国彻底埋葬,粉碎了沙俄企图借准噶尔汗国染指蒙古的野心。

对于当时的清王朝而言,蒙古地区无疑比天寒地冻的西伯利亚更有吸引力,所以在西伯利亚争夺战中,清朝做出了相当大的妥协。

但对于欲壑难填的沙俄而言,放弃贝加尔湖周边的布里亚特蒙古区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它需要的不仅是土地,更有所谓的安全感。

而沙俄想要的安全感,就是吃下蒙古高原。

清朝盛极而衰后,沙俄很快在英法联军的侵略下趁火打劫,夺走了外东北和外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国土,彻底改变了清朝以外兴安岭、贝加尔湖及萨彦岭为屏障的北方防御态势,并修建了西伯利亚大铁路以巩固占领。

但沙俄又害怕清朝从蒙古高原一路北上切断西伯利亚大铁路,所以在夺走外东北和外西北后,沙俄的主要目标,就是吃下蒙古高原。

事实上沙俄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从臭名昭著的“黄俄罗斯”计划来看,沙俄想要的是整个长城以北。而想要将东北和新疆收入囊中,沙俄需要巩固对蒙古高原的占领。如此一来,沙俄不仅确保了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安全,更能直接威胁东北、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一箭双雕之计。

只是,沙俄千算万算,没有算到自己太过难看的吃相,引起了其他列强的强烈不满。所以英国大力支持日本挑衅沙俄,并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中将沙俄打得屁滚尿流,粉碎了其霸占东北的龌龊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