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推荐 > 正文

北溪爆炸真相出炉,一石激起千层浪,剑指白宫

在中情局工作组一些成员3月飞到挪威后,这场密谋的情节开始加快。

期间,美挪两国人员先是确定了在波罗的海水下放置炸药的确切位置,然后又选择在6月份北约在附近海域举行演习时,在相关演训科目掩护下在北溪管道下布设了高能C4炸弹。

一个小插曲是,炸弹原计划在48小时后被自动引爆。

但关键时刻,白宫变了注意,担心引爆时间距离北约演习结束太近,那样美国跟这个事件的关联就太明显了。策划团队又被要求“想想办法”,能使炸弹稍后根据命令引爆。

于是,水下C4炸弹被改成了将由声呐浮标触发。

2022年9月,引爆炸弹“摧毁”北溪管道。

西摩·赫什在文中说,9月26日,挪威海军一架P8侦察机进行了一次看似常规的飞行,投下一枚声纳浮标。信号在波罗的海水面下传播,先是传到北溪-2,紧跟着到北溪-1。几小时后,高能C4炸弹被引爆了。

随着管道中残留的气体附上海面,就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了。

一场持续长达9个多月的密谋就这样被“揭穿老底”,美方相关涉事部门顿时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