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推荐 > 正文

这才是美国最大的经济风险,中国也不能独善其身

从本质上而言,中国的稳增长与美国财政拼命举债之间,构成了2023年全球总需求的最坚实的需求端基础。

尽管两国之间各种撕逼,但是,宏观举措高度接近,不分伯仲。

在美国经济衰退的预期下,强美元暂时告一段落,弱美元会进一步支撑大宗商品在2023年的价格走势。而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强,对于全球通胀而言,其实是巨大的推力。

须知,我们国家目前有10多种重大矿产和资源是严重依赖进口的。它们全部涨价,我们企业的生产成本就会飞起来。如果企业把这些成本摊给消费者,那就是物价起飞。

如果作为企业盈利亏损摊派给金融系统,那银行体系就需要想办法扩张信贷来稀释自己沉重的不良风险。当然,这也意味着,2023年内,通过大A来帮助上游大量制造业大型国企完成洗债,也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也难怪,2023年年初才没几天,有形之手就已经2次宣布自己对全球输入型通胀的担忧。如果对标2021年1月份开始多次提示灰犀牛、防风险前后接近10次的前车之鉴来看,2023年我们还不去关注严重的输入型通胀对中产之家的冲击,或许是过度乐观了。

最怕的就是,通胀没有起来,大家不当回事,就各种躺平了再说。可当通胀突然起来,由于此前的躺平,什么都没有去做准备,然后再次被现实很抽耳光。

需要指出,现在国际市场对于中国回归可能引发的通胀进一步走强,都是非常谨慎和忌惮的。反观我们国内,普罗大众关注度如此低,其实反而是要小心了。

2023年,我们真正要担心的是,越到后半程,通胀会不会报复性的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