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创新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吕文清表示,这几个挑错成功的案例里,从发现疑点、查阅资料到写信求证,孩子们经历了一个真实问题探究的过程,同时还表现出各自的潜能和优势。
“一是有深度觉察和思考的习惯,二是有良好探究意识和质疑精神,三是有专业层级的知识和志趣,四是有高阶思维和认知能力。”吕文清分析,孩子们不仅用新的角度计算方法给参考答案补了漏,还表现出概念转换、知识联结、逻辑推理等高阶思维和认知能力,这也是更具高价值的创新能力;运用生物知识识别出配图问题,则表现出了专业志趣、知识积累和评鉴能力;而发现地理课本地图标注错误,不但探究意识、质疑精神突出,还表现出深度阅读、问题意识、联系社会、资料查证等创新性学习能力。
不把“参考答案”奉为圭臬,重在发展知识建构能力
在课堂讲题过程中,云南会泽茚旺高级中学数学教师赵庆准也曾多次“点拨”学生们尝试“不一样的想法”。“虽然没有给课本挑出错,但他们确实表现出很强的自学能力。有次讲到一道比较大小的题目,如果运用高中知识,需要通过构造函数求解,然而这一函数一般不容易想到。一位对数学非常感兴趣的学生接触过泰勒公式,说运用它求解就简单了。虽然这‘超纲’了,但还是对他敢于发现予以肯定。”
王飞腾也认为,即使没有成功挑错,敢于探索求证本身就有价值。“长颈鹿非常喜欢吃金合欢的叶子,但金合欢树在书里画得既高又粗,当时我儿子就问,这个配图是不是错了?”王飞腾引导孩子查阅百科全书等资料,发现课本并没有错。“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了解了金合欢和长颈鹿彼此因生存竞争而‘相爱相杀’的科普知识,他非常感兴趣。我想,这才是真实有效的学习过程,在这一探究过程中,他对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适应性、自然选择学说都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王腾飞表示,教师应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努力解答学生提问。
“在我看来,只有‘参考答案’而非‘标准答案’,教材和教参、练习册后面的答案只是作为我们做题、学习的一个参考而已。不论学生是有疑惑,还是有不同看法,我都会鼓励其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赵庆准说,“提出问题之后,我会引导他分析,这个问题是我们所学知识能解决的吗?问题本身逻辑有无差错?总之要和学生平等探讨、以理服人,不能打击学生自信心。”
2024-11-20 17:30:30
2024-11-18 13:42:43
2024-11-15 13:28:15
2024-11-13 14:09:21
2024-11-12 13: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