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推荐 > 正文

嘴上亲俄,身体很诚实!伊朗注定成不了俄盟友

俄伊之间的“爱恨纠葛”可以追溯到沙俄时期。自俄国脱离金帐汗国后,便一直寻求对外扩张。彼得大帝时期,俄国领土野心已经不仅仅限于亚欧大陆,而是想要通过领土的扩张,将出海口遍布四大洋。

在向东打通太平洋,向西打通大西洋之后,沙俄的目标放在了南边的印度洋上。俄国想要从波斯湾直通印度洋,那伊朗的前身波斯就是一个绕不开的坎。

俄罗斯“嗜土成性”的民族性格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加持下变得愈加猖狂,本着能动手尽量别吵吵的风格,波斯被迫签署《土库曼恰依和约》,让渡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部分土地给俄罗斯。

有意思的是,成为南亚大陆新主人的英国害怕俄国人将势力从波斯湾渗透到印度,也在积极推动向伊朗的渗透,由此在波斯湾形成一个奇怪的局面,英国扶持的波斯王国和俄罗斯势力分庭抗礼。

到一战爆发前夕,为了成功瓜分伊朗,英俄两国合力将伊朗一分为三,在划定双方势力范围的同时,设置一块中立区,避免双方直接兵戎相见。

尽管在一战结束后伊朗出现了对抗英俄的巴列维王朝,但英苏两国联合出兵伊朗,肉身之躯的伊朗终究不是枪炮的对手,最终英苏两国继续共享伊朗。

二战结束后,步履蹒跚的大英帝国终究是有心无力,美国趁虚而入并且表示自己将成为巴列维王朝的坚定支持者。看着独立的印度伊朗有些心有不甘,也想步印度的“后尘”,美国上赶着送温暖虽然心怀不轨,但也可以成为伊朗对抗苏联这个庞然大物的筹码,于是乎伊朗上演了一出华丽的转身,成功从苏联的牛夫人变成了美国人的小甜甜。

受到奇耻大辱的苏联也不好直接发作,毕竟和美国下场肉搏无异于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也只好牙打碎了往肚子里吞。看苏联没有丝毫反应,伊朗找到美国一再表示要“收回故土”,大哥你可要帮帮我。

但“噬土成性”的苏联又怎么会把吃进肚子里的东西吐出来,所以苏伊之间的关系持续恶化。

1979年伊斯兰革命爆发,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由此诞生,美伊关系急剧恶化,伊朗又从美国的“心头爱”变成了“心头痛”。

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后,伊朗伊拉克打的“热火朝天”,那时的中东小霸王并非伊朗而是伊拉克,所以当伊拉克大军压阵之时,伊朗不得不又回到苏联的怀抱,接受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