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既然尼赫鲁非打不可,那我们只有奉陪了”。
坦白说,当前的印度对于中国来说,确实只是个次要威胁,没必要过度纠缠。
但如果美印勾连加深,印度在“反华同盟”中的戏份加重,以致于解放军不得不应战,不得不再次打出一个“十年的边境安定”。
那中国也有信心“奉陪到底”。
总之,就是我们不主动挑事儿,但也不怕事儿!
第二句,“中国和印度吵架不过是一件小事。”
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不光是一场军事胜利,更是一场政治、外交、军事、经济多方面的综合胜利。
包括请广大亚非拉国家主持公道也好、主动退兵也好,把战争对中国的不利影响降到了最低,也给中印之间缓和关系留下了空间。
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大局上,你印度不是主要矛盾,对印一味强硬,最后只会让中国的敌人受益,犯不着啊!
所以,战略上,就要有把中印争议当“小事”的魄力。
这个思路,放在今天也是这样。
举个例子。
发生边境冲突的2020年,中印贸易总额,从前一年的928亿美元,暴减至770亿美元。
但在2021-2022财年,中印双边贸易额年增长率立马反弹44%,接近1300亿美元。
今年截至11月,中印贸易额已经接近了125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5%
而且,双边贸易的一个特点:印度对中国高度的进口依赖。
这几年莫迪做了很多改革尝试,但这种依赖的程度,反而逐年剧增。
这说明什么?
说明哪怕在地缘政治逻辑下,中印两国已经打上了对抗的“死结”,但边境问题,只是中印关系中的一个小部分,并不代表全部。
这个时候,处理当前的中印问题,就和当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一样,“寸土不让”的对抗是一条线,综合利用各种政治、外交、经济手段,增强两国的相互依存和关系弹性,让中国能缓出手来处理主要矛盾,也可以是另一条线。
一手软,一手硬,两手并进。
如今,西方杀人不见血的舆论战愈演愈烈,连开战的声音都起来了,可见,西方对于挑唆中印矛盾、用印度牵制中国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接下来,就看我们的中国智慧了!
(责编:李雨)
2024-11-06 10:35:57
2024-11-05 09:49:44
2024-11-01 09:40:43
2024-10-31 10:17:45
2024-10-30 11:30:00
2024-10-28 09: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