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和货币不统一的矛盾或许好解决,但能源利益和国防需求的矛盾却很难解决。东欧国家(特别是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等)身处对抗俄罗斯的第一线,他们与俄罗斯有深刻的历史仇恨,也随时担忧被俄罗斯吞并,所以从现实利益角度它们必然是反俄的。不仅主张对俄强硬,也希望德法等核心国家能对其提供一定的军事支持。特别是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之后,面对俄罗斯的扩张势头,东欧国家普遍担心自己成为下一个乌克兰,因此希望德法能出面,带领欧盟遏制俄罗斯的武力扩张。
但这种希望最终却落空了,在廉价能源的诱惑下,德法选择了绥靖政策。2015年初,德国和法国以用气需求得不到满足为理由,强迫乌克兰与俄罗斯和谈,签署了《明斯克协议》,该协议不仅要求乌克兰默认克里米亚被割让,还要求乌克兰承认顿巴斯地区的自治权利。
这份协议被乌克兰人视为丧权辱国,也让东欧各国对德法的安全承诺失去了信心。他们普遍认为,一旦有一天本国遭到俄罗斯入侵,德法依旧会为了俄罗斯的能源出卖东欧的利益。也就是2015年开始,东欧各国加快了倒向美国的过程,特别是在拜登上任之后,东欧大多数国家的外交政策几乎是跟随英美而不是德法,这成为欧俄和谈的重大阻碍。
这次俄乌战争爆发后,德国成为援助乌克兰里面最消极的欧洲国家。开战之前德国仅承诺向乌克兰提供5000顶头盔,尽管如此,最后这5000顶头盔并没有交付给乌军,沦为口头支票。3月之后,尽管西方各国都加大了对乌援助,但德国更多口惠而实不至,武器交付可谓能拖就拖。
德国的态度不仅让乌克兰大为嫌弃,也让东欧国家强烈不满,因为这些国家历史上都充当过绥靖政策的牺牲品。作为对比,英美对乌克兰的援助倒是不遗余力(尽管英美更多是为了拱火)。东欧国家选择用脚投票,它们不仅在外交上进一步与英美绑定,也在武器订单上更加偏向英美,因为它们担心有一天与俄罗斯开战后德法会限制弹药出口,这样即便有再多的德制/法制武器也只能成为摆设。
欧盟内部出现了一道深深的裂痕,继南欧与北欧的财政矛盾后,东欧与西欧之间的安全矛盾也被摆上台面。
俄乌战争后德国被推到风口浪尖之上,作为欧盟最发达的国家,德国享受到了最多好处,却未能履行对应的义务。
2024-11-06 10:35:57
2024-11-05 09:49:44
2024-11-01 09:40:43
2024-10-31 10:17:45
2024-10-30 11:30:00
2024-10-28 09: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