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肖生活 > 正文

越南制造业火爆背后:外资带飞,可自己没有翅膀

可以说,正是时代提供的窗口,让越南制造可以有所作为。

2021年三星(越南)公司营业收入742亿美元,相当于越南当年GDP(3626.19亿美元),增长14%;出口额达655亿美元,增长16%。截至2021年底,三星电子在越投资总额达180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102%。

站在这组数据的基础上,三星的越南投资历史,某种程度上正是越南的制造业发迹史。

中国原本是三星的主要生产基地,但是2010年以后,三星开始"撤华奔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上涨--这也是目前有关越南"承接产业转移"讨论的焦点之一。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统计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越南河内市、胡志明市的日本制造业企业工人月工资,相当于中国北京、上海两地同类企业工资的21%-29%。到了2018年,河内和胡志明两市的工人月工资,相比于2011年的水平几乎翻了一倍,但是依然仅相当于京沪两地工人水平的31%-36%。

对于国际市场而言,越南劳动力成本近十年虽然有所增长,但是总体持续保持着区域内的低价优势。

结合区域地理位置来看,在2018年,工人月工资成本比越南低(取河内217美元/人的水平)的主要城市,分别是柬埔寨王国首都金边(201美元)、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首都万象(180美元)和缅甸故都仰光(162美元)。

但是相比于这些国家及其主要城市天然地远离大海,越南三面环海,河内市和胡志明市更是通衢便利之地,可谓占尽了好处。与此同时,两地用工成本又远远低于区位优势条件更明显的曼谷、雅加达和吉隆坡,自然成为了用工性价比的相对优选。

三星在越南的工厂分别位于北宁省、太原省和胡志明市,自然会享受到越南廉价劳动力的红利。

港口众多,交通便捷,劳动力和土地生产要素成本低,越南的区域内相对优势,逐渐形成了一个小小局部"虹吸效应",让它成为外国资本和订单青睐的"世界工厂"。很多越南纺织服装企业获得了大量订单,越来越多的手机和电脑等电子产品也开始"来自越南"。

以中国企业为例,台湾的鸿海在越南建厂、融资,部分iPad和MacBook生产线落地越南;为戴尔、谷歌、亚马逊品牌代工的仁宝公司则瞄准了永福省;大陆地区的苹果供应商立讯精密、歌尔声学、蓝思科技、德赛电池等,也在加大越南地区的生产规模。

但是遗憾的是,就越南制造业自身而言。十多年时间过去了,在手机领域越南并没有像中国一样,孕育出凝聚品牌力、技术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的本土品牌。不仅越南制造业没有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变,外资品牌相对于整个国家,依旧是庞然大物。

身为外资企业,2021年三星(越南)公司的营收相当于越南GDP的20%左右。这样的景象根本不会在中国出现:2021年中国营收最大的上市公司是中国石化,当年其营收为人民币27409亿元,仅相当于当年中国GDP(1143670亿元)的2.4%。同期中国营收20大上市公司的营收之和约为人民币21万亿元。这些横跨能源、工业(共7家)、金融、通讯和非日常消费品等领域的公司总营收之和,相当于中国同期GDP的18.4%。

值得重视的是,"廉价劳动力"和区位优势是越南吸引外资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近年来越南还有一个优势在于其政府提供的优厚外资待遇:长期无偿向提供生产场地,免除其经营初期4年的法人税。与此同时,越南邻近中国华南地区,便于获得中国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可以充分享受到中国产业发展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