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印军需要在不同的气候和不同的地理条件下进行部署,而且重点部署的地方自然环境尤为恶劣。比如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锡亚琴冰川,克什米尔高原,海拔落差大,常年冰雪封冻,气候寒冷;而在南部两岸的沿海地区,又是热带季风气候叠加海风的腐蚀,这就对其武器装备的通用性和耐损性有着极高的要求。
面对不同地区截然相反到极端的自然环境,能采用因地制宜的多种方案吗?
不行!
现代国防体系强调的是系统性,一省钱,二安全,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这些年事故率高居不下的原因,正在于美俄两种完全不兼容的零部件混用。
如果印度全盘采用美制武器,首先进口生产上会多花好几倍的钱,然后在保养维护上又会多花好几倍的钱,最后因为恶劣的自然环境,武器报废年限也会大幅提前,这相当于又损失了好几倍的钱。
苏/俄系武器就不同了,性能虽然差点,但胜在便宜皮实耐用,位于东印度洋深处常年被海风腐蚀的安达曼-尼科巴群岛能战;位于喀喇昆仑山脉南端,海拔5375米,终年积雪,平均气温零下30-50度之间的锡亚琴冰川也能战,关键是保养流程方便,成本不高。
有人曾算过一笔账,印度国防体系转向美系的话,军费开支至少要提升五倍以上才能勉强玩转。
说白了,美系武器是土豪的玩具,印度是穷孩子,买不起兰博基尼法拉利,就算砸锅卖铁买上几辆,油费、保养费、年审、保险,哪样不是天价的开支,不如老老实实开捷达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