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推荐 > 正文

美国对华变温和了?三针猛药,果然原形毕露了

从孟晚舟获释到中美气候变化领域合作,再到美国商务部长表示“寻求改善与中国的商业联系”,最近的一系列事件和表态被不少人视为中美关系缓和的信号。但仅以此判断中美关系尤其美国对华政策是否发生变化,显然远远不够。

回顾今年以来的三个重要场景,更有助于我们看清美国对华态度实质。

第一个场景是今年5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印太事务协调员坎贝尔在斯坦福大学一场线上活动上发言时称:被广义描述为接触的时期已经结束。美国对华政策将按照新战略参数运作,主导范式将是“竞争”。

“接触时期已经结束”这句话对认识中美关系具有标志性意义。美国“对华接触政策”的变化轨迹可用一条时间线表示。

2010年是“拐点”。当年中国GDP超越日本排在美国之后。美国内部有声音称中国外交开始变得“咄咄逼人”,美国政府也开始推动将战略重心转向亚洲,“对华接触政策”散发着火药味。

2015年,美国国内进行了一场“静悄悄的对华政策大辩论”。到2016年大选前,两党精英内部已经达成共识,认为“对华接触政策失败”。2017年,特朗普政府称中国已演变为“危险的战略对手”。2020年,美时任国务卿蓬佩奥在尼克松图书馆前发表“新铁幕演说”,称“与中国盲目接触的旧模式根本行不通。”

接下来就是坎贝尔今年5月的讲话,代表新上台的民主党政府明确宣布美国与中国“接触的时期已经结束”。这标志着美国民主、共和两党政府都已明确放弃“对华接触政策”。

坎贝尔所谓“美国对华政策将按照新战略参数运作,主导范式将是竞争”,早在今年3月中美阿拉斯加高层对话中已有显露。

这是我们认识美国对华政策实质的第二个场景。美国务卿布林肯在开场白中声称,“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将是该竞争的地方竞争,能合作的地方合作,必须对抗的地方对抗”。

布林肯的话显示了拜登政府总体对华政策的新态势。但问题是,美国嘴里说着“该竞争的地方竞争”,实际做法是“竞争”吗?

以违反美国对伊朗制裁为由在第三国抓捕华为高管作“人质”;以莫须有的“强制劳动”罪名打击中国农业、太阳能和服装等行业;动辄以“国家安全”为由制裁中国科技公司;不让中国参与“规则制定”等等。美国显然是以“战略竞争”之名行遏制中国发展之实,拜登政府的“激烈竞争”跟特朗普政府的“极限施压”没有本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