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莫迪在国内奉行的一系列非自由主义政策,包括言论管控、宗教不宽容的系列举措,甚至连一向大力支持印美战略合作的美籍印裔人士阿什利·泰利斯(Ashley Tellis)近期都站出来公开批评。
在不甚关心人权议题的特朗普政府期间,印度推动美国将战略竞争的矛头指向中国,从而避免了自己成为国际社会的众矢之的。“锁定”印美战略关系,并成为美国的“准盟友”,避免莫迪政府在国内议题上受到整个国际社会的批评。另一方面,实现了印度要借美国之手“抵制”中国在南亚的影响力拓展。
为此,印度甚至宁愿部分放弃其作为“南亚霸主”地位的诉求。今年9月,美国与马尔代夫签署《防务和安全关系框架》后,印度一反常态表示欢迎。10月初,美国副国务卿史蒂芬·比根访问印度时,印度甚至推动比根同不丹和孟加拉国的接触和访问。
同样,蓬佩奥在“2+2”对话后,将继续访问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声称要同这些国家讨论“关于自由国家如何共同抵抗中国共产党构成的威胁”的问题,印度同样予以默许支持。中国仿佛真的成了印度在南亚和印度洋的“心腹之患”,而美国却成为印度可以借重的力量。
但是,随着印度深度融入美国的盟友体系,作为印度最信任的战略伙伴俄罗斯同样面临着两难的选择,毕竟美国的“印太战略”同时是指向俄罗斯的。而且,美国与伊朗关系的紧张,同样导致了伊朗与印度战略伙伴的弱化。印度在战略上站队美国的同时,必然要承受削弱印俄、印伊关系的代价。
信奉上了“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哲学的新德里,显然选择了一条“高风险”的战略路径,表现出了高度的机会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倾向。这种看似大胆和聪明的战略,是否能真的如其所愿?也许历史会再次证明一个道理,聪明总被聪明误。
(责编:李雨)
2024-11-14 10:22:36
2024-11-13 09:26:00
2024-11-11 10:21:06
2024-11-08 10:49:55
2024-11-06 10:35:57
2024-11-05 09:4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