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正文

越军教材评价解放军 有这四个特点

在历届轮战部队中,除了27集团军和37师因为国际形势变化,中越关系缓和,需要降低战场温度而未能实施出击作战之外,从14军到47集团军均根据政治外交斗争的需要,以及战场态势的需要,组织了规模大小不一的出击作战,在多数情况下,兵力规模为一个加强步兵连。

据统计,我军组织的出击作战有:14军1984年7月28日出击156高地,11军1984年11月28日出击968高地,1军1985年1月15日出击116号高地东南无名高地、968高地,2月11日出击18个越军据点,3月8日出击7个越军据点,67军1985年9月8日出击211高地1、2号哨位,9月23日出击395高地,12月2日出击405号阵地和986高地,1986年1月28日出击5个越军据点,47集团军1986年10月14日出击968高地,10月19日出击55号阵地,1987年1月5日出击310号阵地,1月7日出击425号阵地。

当面的越军屡次遭到我军出击拔点作战的打击,不仅损失了大批有生力量,而且军心士气严重受挫,产生了极大的恐惧心理,特别是前沿阵地的分队更如惊弓之鸟,生怕什么时候死神就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越军第二军区因而特别重视抗击我军出击,强调坚守阵地,为此,对我军的打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越军内部教材记载,他们认为解放军的出击作战有如下4个特点:

1、集中优势兵力,实施多路攻击。敌人(指解放军,下同)各兵种协同作战、秘密地接近目标,出其不意地展开多路冲锋,使我(指越军,下同)无力抵抗。敌人进攻某一支撑点时,集中了优于我6到7倍的兵力,此外还针对邻近的几个支撑点,采取钳制、疑兵战术,并破坏我相互支援的连环防御体系。

2、正面进攻和翼侧迂回相结合。进攻某一目标的战斗队形,通常采取正面进攻与两翼迂回和后翼结合,对我形成分割包围之势。攻占我阵地后,迅速抢占我制高点或攻打我指挥位置;同时向两侧发展进攻,配合其他各路的战斗。比如1985年12月2日1100高地(即968高地,下同)防御战斗,敌人第1路向该高地顶部和东北侧发展进攻,第2路敌人向我连指挥所所在坑道发展进攻,并向1100高地后侧运动,企图对我1100高地守军形成包围之势。

3、集中使用炮兵火力,突出重点、火力密集。敌人连日、多次向我向1100高地实施炮火袭击,发射大量炮弹,企图摧毁我工事,杀伤我有生力量、打垮我军的士气。在其向我发动进攻之前,敌炮兵又对我进行炮火射击,欺骗我军隐蔽在工事内,以便其步兵抵近、对我突然发起攻击。如果我们不很好地组织观察,我们将不能及时阻击敌人的进攻,如1100高地防御战斗就是一例。

4、多波次连续突破。由于山高林密,迫使敌人缩小进攻正面,以连、排规模,向我连续不断地发动进攻,每次进攻间隙约1到2个小时。由于敌人有兵力多的优势,可及时得到兵力的补充和轮换,迫使我军连续作战,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平心而论,越军的上述总结是下了真功夫的,符合战场实际情况,不可谓不全面 ,不可谓不深入。尽管如此,还是不能抵御解放军的进攻,还是保不住解放军要拿下的阵地。这,或许就是被绝对实力碾压的结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