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15省区市一线调查:中医药抗击疫情应“全程参与,越早越好”

中西医结合力度大,经验值得总结

记者采访了解到,与非典时期中医药后期介入不同,此次新冠肺炎防治工作,中医药是第一时间参与,中西医结合的力度之大、范围之深多年未有,开创了中西医结合诊疗传染病的新局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医药国情调研组负责人陈其广认为,此次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为今后战胜各类重大传染性疫病积累了经验。

——中央对“坚持中西医结合”第一时间做出部署。1月25日,党中央做出“不断完善诊疗方案,坚持中西医结合”的重要部署,为全国抗击新冠疫情指明了方向。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从第3版开始推出并不断更新中医药治疗方案。在全国医疗系统支援湖北行动中,中医药系统共派出3100多名医务人员,组建5批700多人国家中医医疗队,在武汉多家医院探索中医主导的诊疗模式。

——各地均将中西医结合纳入抗疫工作机制。各省区市都成立了有中西医参与的省级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中医药救治专家组,河南省建立了中西医协同诊疗机制,在救治工作中坚持“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部署、统一督导”。山西建立了中西医联动机制,及时派专家赴一线巡诊会诊,中医全部进驻定点医院。河北对于所有疑似和确诊病例,实行中西医“全员会诊”“一人一案”。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表示,目前湖北省中医药参与救治率已达到75%,全国其他地区达到90%以上。

——迅速推出能对症起效、遏制疫情的中药方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人说,新冠肺炎发病迅猛、病情急迫、控制疫情一定要有一个速效药方。为此,他们从《伤寒杂病论》经典方剂中优化组合形成“清肺排毒汤”,在10个省份推广,临床有效率达到95%,湖北武汉、黄冈也已开始使用。各地在“一人一辨证,一人一汤药”基础上,也推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普适型中药方剂。如广东推出“肺炎1号方”,已在全省30家定点救治医院使用。

中西医结合须防问题苗头,

中医药大有可为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让“喊了多年”的中西医结合找到了新的落脚点,进一步用实践证明了其良好疗效。记者在全国15个省区市调研时发现,在以西医为主的医疗格局下,中医药还有很大作为空间;而中医药也有待加强临床科研,用现代科学方法来阐释自身的有效性。记者采访到的一线医疗工作者、专家和患者均认为,当前正处于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应进一步加大中西医结合、防治并重的力度。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当前中西医结合的良好态势下,仍有一些苗头和问题值得关注:

——在部分西医院以及急危重症等领域,中医药还有很大作为空间。79岁仍坚持在诊疗一线的全国名中医张静生说,据他了解,有的医院还没有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特别是现在的急危重症病人,中医难以插上手。其实中医对付危重病也是很有办法的。从中医来说,如果是“内闭外脱”,用生脉饮、安宫丸就很好用;如果是“阴厥阳脱”,则可以用人参、茯芷等益气温阳的药物。“在非典时,广州也治疗过这样的病人,把中药从胃管打下去,血压就升上来了。”

——中医药诊疗遇到病患难见、科研不够等问题。广西中医药大学校长唐农说,各地定点医院大多是西医院,中医参与对新冠肺炎病人救治,很多依靠远程诊疗和视频资料,应创造条件让中医直接面对病人,通过望闻问切,现场收集症状。温州市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杨军说,当前中医师在临床上遇到一些困难,如需戴手套搭脉、带护目镜观察舌苔,可能导致诊断不准。

中医药疗效是否必须靠“小白鼠”点头,一直争论比较大。很多专家认为,中医药要赢得更多认可,需要借助现代科学方法,采取随机、双盲、安慰剂等方法,加强数据统计和病例分析。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表示,多家单位已在武汉启动了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科研项目,目的就是要通过科研思维促进临床救治,及时调整完善方案。

——有地方不按中医规律办事,全盘照搬国家方案。多位一线中医医生反映,因湖北正在严厉问责疫情防控不力等问题,一些地方对中医防治产生了教条盲从、不按规律办事的现象。一名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说,地方有些干部对国家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不是作为参考,而是全盘照搬,甚至说“必须严格按照方案来,千万不要自我发挥,只要照着方案做,出了问题咱也不怕”。这明显不符合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辨证施治的中医规律。

——医疗界“中西医优势之争”时有发生。在医疗界内部,极力贬低中医的声音有之,神化中医的声音亦有之,甚至有人提出中西医各自收治病人。多位中西医专家表示,医者初心是治病救人,适合中医的疾患中医上,适合西医的病症西医上,无所谓长短,更没必要争个高低,大疫当前,没有中西医之分,只有“有效”与“无效”的区别。刘清泉说,中西医不是打擂台,而是互相配合。须坚持中西医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不可过分夸大某一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