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源的作用是用中子轰击铀-235原子核引起裂变反应,因此被称为原子弹的点火装置,虽然它只有乒乓球大小,却是原子弹最关键部件之一。
为了试制这颗小小的中子源,中科院原子能所的试验队在北京坨里做了数百次实验,终于在1963年研制出了点火中子源材料粉末9501和中子源壳体9502。
试验队员、后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王方定回忆:
壳体做好后,由于不能确定是否有微孔和缝隙,只能土法上马,烧开水煮煮看。不幸的是,小球突然爆裂燃烧,试验队员郝金玺手和脸都被烧伤,房间里和身上到处放射性的黑色粉末。
经紧急抢救处理,人并无大碍,只是吃了不少剂量,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郝金玺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
1964年10月14日18时30分,装在保温圆桶中的原子弹,开始吊装上塔。
作业队员叶钧道和另外2名同志蹲在装有原子弹的圆桶上,一同升向爆室。
2025-01-03 17:24:16
2025-01-02 16:22:36
2024-12-31 14:04:05
2024-12-27 15:58:48
2024-12-26 16:59:54
2024-12-25 15:3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