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残疾人职技“比武”看精彩

今年,当地的爱心企业和社会组织在该托养中心认购了价值40多万元的产品,包括农疗站种植的水果,烘焙中心的蛋糕和咖啡,手工皂、蛋画、刺绣等手工艺品。23岁的残障学员郭月仙拥有中级园艺师证和初级茶艺师资格证,平时在托养中心上班拿基本工资,外出表演茶艺每场还有额外收入。从“家庭的负担”,到“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这样的角色转换令人刮目相看。

像镇江这样的公办托养中心,全省已建成85家,残疾人日间托养服务机构达1200个,2.18万名残疾人享受到了寄宿制或日间照料服务,并在托养中心获得庇护性或辅助性就业机会,“解放”了一大批残疾人家庭。

但不容忽视的是,残疾人薪资待遇低,就业歧视普遍存在,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现有就业政策不能满足需求,这些因素仍是制约他们有尊严生活的绊脚石。此次大赛编织组裁判宋爱霞曾获得两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金牌,如今在南京开办了一家“七彩人生编织工坊”,不但帮助十多位同样残疾的姐妹增加收入,还承接了当地妇联购买的职业培训项目。但令她苦恼的问题依旧不少:残疾人创业,缺资金、缺产品设计、缺营销渠道,渴盼更具实操性的帮扶。

“今后,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竞赛将全面纳入全省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中来。”省残联副理事长杜晓镇告诉记者,为加快推进残疾人全面小康进程,我省正在实施就业增收提升计划。到2018年所有县(市、区)应至少建有一所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十三五”期间力争安排3万名残疾人从事辅助性就业,为5000个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建立分布式家庭光伏电站,每年培养200名以上具有医疗资质的盲人推拿按摩师。省残联还联合省商务厅、人社厅制定“电商助残计划”,帮助8000名残疾人通过电商实现就业创业,对1.2万名残疾人开展电商培训,建立20个省级残疾人电商创业孵化基地。到2020年,全省将累计培训残疾人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