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小泊头镇的麦田里,夏收正酣。金黄的麦浪随风起伏,联合收割机轰鸣着穿梭其间,齿轮飞转,饱满的麦粒倾泻入仓。
田垄旁,小泊头镇种粮大户林殿志看着繁忙的丰收景象,黝黑的脸上漾开笑意:“以前这一片可是出了名的‘盐碱窝’,水浇不透,苗出不全。现在看着这金灿灿、沉甸甸的麦穗,别提多高兴了。”
无棣县地处渤海之滨,自古土壤贫瘠、淡水资源匮乏,全县超过70%的耕地有不同程度的盐碱化,其中不乏重度盐碱地,严重制约农业发展。过去,作物缺苗断垄、大幅减产是常态,农户们守着“白花花”的土地难见效益。
为改变这种困境,近年来无棣县不断深化盐碱地综合治理,在轻度盐碱区域,一场播种方式的革新悄然进行。“今年我的600亩地用上了全幅匀播技术。”林殿志蹲下身,拨开一片浓密、均匀的麦丛向记者展示,“这麦秆壮实,麦穗饱满,预计亩产得过千斤!”
无棣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刘国利解释道,全幅匀播打破了传统条播形成的“行垄”界限,让麦种均匀撒播,麦苗如一张毛毯覆盖大地,不仅增加了单位面积的植株数量,还能在小麦孕穗期前实现封垄,就像给麦田盖上一层“保墒被”,减少水分蒸发,抑制盐分向地表聚集。理论测产显示,全幅匀播会使单位面积植株数量增加约20%,平均增产10%左右。
2025-07-21 15:03:30
2025-07-21 14:53:26
2025-07-21 14:56:19
2025-07-21 14:54:53
2025-07-21 14:52:01